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大器晚成的唐朝名将-58岁才名震天下-李晟 (大器晚成唐代诗人高适)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年少成名、扬名立万,在唐朝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名将,他在年轻时并不算特别突出,官职也不算高,直到五十八岁时才一战成名,成为唐朝的柱石,如果没有这位名将的奋...

admin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也不是谁都能年少成名的。唐朝就有这么个名将,年轻时真不算亮眼,官职也一般,直到五十八岁才一战封神,成了大唐的顶梁柱。要不是他拼死奋战,唐朝说不定提前几十年就没了。这人到底是谁呢?咱今天就唠唠这位大器晚成的李晟。

李晟生在将门,骑射功夫了得,“身长六尺,胆子特别大,武艺高强”。年轻那会儿跟着节度使王忠嗣打吐蕃,一箭就射死了吐蕃的猛将,王忠嗣当场夸他是“万人敌”。不过啊,李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也没太出彩的地方。后来转到西北战场,才慢慢攒下战功。

但李晟没少被上司排挤,后来索性进了京城,“代宗留他在身边当宿卫,做了右神策都将”。这时候的他,官职是还行,但确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要不是后来那场差点要了唐朝命的叛乱,他可能就这么平平淡淡过去了。唐德宗刚上台那会儿,跟河北的藩镇打起来,朝廷派李晟带着神策军,和其他唐军汇合去平叛。

可唐军这边乱糟糟的,加上李晟手头兵马不多,战场上一直卡着打。清苑之战那回,唐军吃了败仗,李晟“骑的马中了好多箭”。就在河北战场没进展的时候,唐朝的老巢关中又出事了!783年,泾原军路过长安时哗变,拥立朱泚当皇帝,唐德宗吓得赶紧跑路,逃到了奉天。

大器晚成的唐朝名将-58岁才名震天下-李晟 (大器晚成唐代诗人高适)(图1)

这时候的唐朝,真是悬到嗓子眼了,叛军一个劲儿打奉天,一旦城破了,可就真完了。李晟听说这事儿,立马带兵往关中赶,去救驾。可他手底下的兵真不多,加上李抱真给的六百泽潞兵,总共才四千人。路上边走边招人,回到关中时,队伍凑到了两万。结果你猜怎么着?这时候又来一个添乱的——另一个来勤王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居然跟叛军勾结,自己也反了!

李晟带着队伍硬是拼死打,先后把两股叛军给收拾了,不光收复了长安,把摇摇欲坠的大唐给拉了回来。唐德宗一听这消息,高兴坏了,“拜李晟当司徒,兼中书令,实封千户”。后来又赏了一堆东西,“赐了永崇里的宅子、泾阳的上田、延平门的林园,还有一队女乐”。唐德宗还亲自写碑文给李晟记功,“立在东渭桥上,让后人都能瞧见”。

这一年,李晟五十八岁。他十八岁从军,在沙场上摸爬滚打四十年,总算名震天下,不光救了唐朝,也给自己的这辈子画了个浓墨重彩的句号。不过啊,功高震主,唐德宗后来就开始防着他,把他的兵权给削了。793年,李晟病死了,享年六十七岁。唐德宗让百官都去吊唁,自己还亲自到城门送葬。

早在789年,唐德宗就把李晟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到了宋朝,武庙里供七十二名将,也有他一份。南宋诗人陆游还写过诗:“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这“李西平”,说的就是李晟,“西平”是他的爵位,西平郡王。


上一篇: 太监王朝-南汉这个朝代为何是一个-唐朝灭亡以后 (太监 嗻) 下一篇:为什么读书人都会挤破头去科举呢-唐朝科举考试高中之后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读书人比较清高)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