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最冷的两句唐诗-读完感觉浑身寒意 (王维最冷的两首诗)
王维的唐诗,向来诗情画意,他本身就有着独特的才华,再加上佛学之于他的敏锐触觉,让他对自然界有了一种深切的感悟,在王维的笔下,我们能看得到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也能看得到那种,明月松间照...
王维的诗,总带着股子诗情画意。他这人天赋高,又懂点佛学,看山看水就比别人多几分悟性。读他的诗,既能碰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也能撞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意,还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里藏着的自在劲儿。
不过今天想聊的,是王维另一首没那么出圈的诗,里头有十个字,名气比不上前面几句,但寒气扑面,特别有意思。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叫《过香积寺》。王维明明是去游寺,诗里却一个字没提寺,光顾着写周遭的山山水水。开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直接点出这寺在深山老林里,云都绕着山尖跑,听着就够偏够静的。

读着读着,一股子苍凉劲儿就上来了。“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这两句更添凄冷,空山里突然飘来几声钟响,反而更显得静。可最绝的还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把山里的幽冷写透了。
你说山里有泉,还有“危石”,为啥王维偏用个“咽”字?你想啊,危石东一块西一块,泉水硬是被拦住,只能在石头缝里钻来钻去,那声音听着就像在呜咽,把山路的难走、山林的幽深都写活了。
“日色冷青松”这句,孤寂感直接拉满。能猜到是傍晚了,夕阳本来有颜色,可诗人眼里就剩下一片冷。这冷光洒在青松上,松枝的影子都带着寒气,整个山都像浸在冰水里似的。
王维信佛,诗里总带着禅意。这十个字,不光写出了修行人住的环境,把修禅的那种空、静、冷也烘托出来了。现在读着,还是觉得有股子说不清的诗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