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运动的起因是什么-刘娥为何要终结天书运动 (天书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为洗刷澶渊之盟的城下之耻,而掀起了,天书降神,的泰山封禅运动,另有说法是真宗迷信道教,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而终结天书运动,是刘娥临朝听政期间的一大政绩,事件背景在澶渊之盟的背景之...
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为了洗刷澶渊之盟的“城下之耻”,整了个大活儿——泰山封禅,美其名曰“天书降神”。也有人说他就是迷信道教,瞎折腾些迷信活动。后来这事儿被刘娥临朝听政给终结了,算是个政绩。

说起来,这事儿得从澶渊之盟说起。宋辽议和,搞得“天无二日”的中国中心论特没面子,宋真宗天天愁眉苦脸的。手下王钦若看不下去了,跟他说:“陛下要么打幽蓟,把这耻辱洗了。”真宗哪想打仗啊,王钦若又出主意:“要不搞封禅?能镇住四海,还能跟外国显摆显摆。不过自古封禅,得有稀世祥瑞才行。”说白了,就是想靠符瑞、道教,扯个“天命”的旗号,粉饰太平。
真宗一想,封禅得有祥瑞啊,就找王钦若问。王钦若直接摊牌:“天瑞哪那么容易得?前朝不都是人造的?只要陛下真心信,让大家都知道,跟真的一样。”真宗还是犹豫,跑去密阁找杜镐旁敲侧击:“古时候河出图、洛出书,到底是啥事儿啊?”杜镐没多想,随口答:“圣人就是用神道来教化人呗。”后来大中祥符元年,真宗铁了心要封禅,自己编了个“天书”,还改了年号。
正月乙丑,真宗把王旦、王钦若叫到朝元殿,说自己去年十一月半夜睡觉,梦见个戴星冠、穿绛衣的神人,说来月三号在正殿建道场,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他还说自己醒了赶紧记下来,从十二月初就开始斋戒。没多久,皇城司来报,左承天门屋角挂着块黄帛,像书卷一样,缠着青缕,封处还有字。王旦他们赶紧磕头贺喜。真宗亲自去取,帛上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封禅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丁卯那天,史书记载“紫云见,如龙凤覆宫殿”,戊辰直接大赦,改元,群臣升官,京城还放假喝酒。
三月壬午,王旦实在拦不住,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文武百官、和尚道士、老头老太太两万多人,连上五次表请真宗封禅。真宗就让他当天书仪仗使、封禅大礼使,王旦还写了篇《封祀坛颂》,现在泰山岱庙里还有碑刻。四月甲午,定十月去泰山,派官员告天地祖宗。乙未让王钦若、赵安仁负责筹备,丙申让王旦管礼仪。庚子,真宗去元偁宫看病人,壬寅还亲自考了礼部考生。

丙午,开始建玉清昭应宫。六月乙未,王钦若一到乾封就报告:“泰山出醴泉了,锡山还现了苍龙!”十月辛卯,“天书”坐玉辂开路,文武百官跟着,浩浩荡荡往泰山走。己岳顶起了五色云,庚戌到山门,黄云盖着车,大风突然停了。辛亥在圜台祭昊天上帝,天书放左边,太祖太宗配享,真宗戴着皇冠献祭,庆云绕着祭坛,月亮还有黄光。壬子在社首禅祭,紫气罩下来,黄光绕着天书匣,放了各地送的珍禽异兽。癸丑在寿昌殿受贺,大赦天下,官员升职,退休的给全俸,穿绿袍十五年的改穿红的。还让各地推荐人才,给钱氏、陈氏这些后代安排官职,京城放假三天。乾封县改名叫奉符县,泰山七里内不准砍柴。最后真宗去曲阜拜了孔子,加谥号“玄圣文宣王”,给孔子后人封官,还去了河渎庙加封,十一月丁丑才带着天书回宫。
后来到了宋仁宗乾兴元年,刘娥临朝听政,直接下令把“天书”跟着宋真宗一起埋进了永定陵,还停了全国宫观的建造,这折腾多年的“天书运动”才算彻底画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