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胖为美是真的吗-杨贵妃的体重又有多重 (唐朝以胖为美是不是真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审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不知道从何时起,唐朝,以胖为美,的印象,就已经深入国人的心中,而唐代周昉所创作的,簪花仕女图,,里面画下了白白胖胖的贵妇...
唐朝人到底以胖为美?一提到这个,很多人立马想到《簪花仕女图》里白白胖胖的贵妇人,好像唐朝人真的偏爱胖子似的。但要是细究起来,恐怕不是这么回事。
先拿杨贵妃来说吧。史料里咋写的?《旧唐书》说她“资质丰艳”,《新唐书》是“资质天挺”,李白亲眼见过她,还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容”,这哪像胖子啊?白居易《长恨歌》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温泉水滑洗凝脂”,也没说胖啊。倒是杜甫《丽人行》里写后妃“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重点是匀称,不是胖。

可能有人会说“丰”字不就是胖吗?其实“丰”不光指丰满,还有“美好”“丰盈”的意思,那时候说人“丰”,是夸整体状态好,不单指体重。
唐代文人笔下,细腰照样吃香。杜牧写青楼女子“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娇弱纤细才是他喜欢的。白居易更不用说了,家里养了歌姬樊素和小蛮,还写“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世用“蛮腰”指细腰,可见他对细腰的偏爱。

连唐玄宗自己,对胖子也不感冒。给太子选妃时,他明确说要“人间女子细长洁白者五人”,最后选中的章敬皇后,就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既然唐玄宗喜欢细长洁白的,杨贵妃咋会是胖子呢?
古诗里嫌弃胖的也不少。僧贯休写“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在他看来,不管啥身份,都不能像鸡狗一样胖得没样子,不然任人宰割。

专家算过账,王双怀说杨贵妃“纤秾中度”,不胖不瘦,身高1.65米,体重大概60公斤,刚好是黄金比例。陈寅恪当年给学生答过,说杨贵妃135磅,换算过来61.5公斤,不过他没说证据在哪,哈哈。
从唐到宋到民国,审美一直变:宋朝缠足,民国曲线美,唐朝呢?那时候物质丰富,大家吃得好,普遍丰腴点,但细腰照样受欢迎。所以啊,唐朝人也不是真的喜欢胖,只是那时候的“美”,得建立在健康匀称的基础上,该锻炼还得锻炼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