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被送去和亲-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时候,历朝历代都有和亲的事情发生,唐朝的实力肯定在吐蕃之上,但为了两国更多利益还是会选择和亲,就像汉朝同样要比周边的国家更强大,但也...
文成公主的故事,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历史事件,换个角度看看~
古时候,历朝历代都有和亲这事儿,唐朝那时候确实比吐蕃强不少,但为了两国能稳稳当当合作,和亲就成了个不错的选择。就像汉朝,明明比周边国家厉害,不也照样和亲来稳住关系嘛。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了松赞干布的王后,就因为这次和亲,唐蕃关系好了好多年,边境安安稳稳的。有人觉得和亲是示弱,但看结果,好像还真没比这更好的法子了。
话说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挑了个宗室家的女儿,封她为文成公主,还让江夏王李道宗当主婚使,护送她去吐蕃嫁给松赞干布。这就是咱们常说的“文成公主进藏”,历史上可太有名了。
“文成公主进藏”对唐朝和吐蕃来说,意义都挺大的。之后好长时间,两国都和平相处,边境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同时,汉族文化也跟着传到了吐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不过,有个问题挺让人纳闷的:唐太宗时期的唐朝那么牛,为啥还要送文成公主去吐蕃和亲?唐朝和吐蕃到底谁更厉害?要搞懂这个,就得先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之前的事儿。
咱们中国人一提到和亲,总觉得有点屈辱,但事实真不是这样。和亲说白了就是政治联姻,跟国力强不强没必然关系。要是能结个亲就让两国不打仗,干嘛非要动刀动枪,搞得“边亭流血成海水”呢?唐太宗早期就征服了突厥,但还是把公主嫁给了突厥可汗阿史那社尔,就是为了拉拢他,让他死心塌地跟着唐朝混。后来又把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也是这意思。
就在这背景下,已经统一吐蕃的松赞干布也向唐朝求亲,想沾这光。可惜唐太宗那时候对吐蕃不太了解,有点小瞧了他们的实力和野心,没同意。松赞干布一听就火了,立马带兵打四川西部的松州。两边打了一仗,唐朝守军和吐蕃军队都损失不小,谁也没占到便宜。后来唐朝援军到了,松赞干布就撤兵了。
“松州之战”里,唐朝和吐蕃算是打了个平手。那到底谁更厉害呢?这还用说?不管是地盘、资源、人还是军队,唐朝都比吐蕃强太多,要是真打起来,吐蕃肯定吃亏。但对唐朝来说,为了吐蕃跟人家死磕,真不值当。
首先,当时唐朝的主要精力在西北的西突厥和东北的高句丽,吐蕃根本不在他们的优先名单里;其次,吐蕃在青藏高原上,地势又高又险,唐朝要是派大军打过去,肯定得吃大亏,性价比太低了;再说了,吐蕃那时候对唐朝的威胁也不大,真没必要为了这点事调集全国兵力,改了国家的战略方向。

对吐蕃来说,“松州之战”让他们看清了唐军的厉害。吐蕃主力都拿不下唐朝一个州,要是真把唐朝惹急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战后,松赞干布赶紧派使者去谢罪,又求了一次婚。唐太宗一想国家的整体利益,就答应了,从李家宗室里选了个女儿,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么一来,两边都体面地收了手,谁也没输面子,还各取所需,算是个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