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高适所写-这首诗该如何赏析-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代诗人高适简介)
送杨山人归嵩阳,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
送杨山人归嵩阳【唐代】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开头两句就挺扎心的,十年没去嵩阳了,当年那些想隐居的小心思啊,现在想想都觉得空落落的,啥都没剩下。到了嵩山,本想找老朋友唠唠嗑,结果一个都没见着,真够遗憾的。就那三十六峰还好好地立在那儿,看着就让人感慨——山还是那山,人却找不回来了。这么一想,跟杨山人的这点交情,就显得特别珍贵。
送别的地方是开封,二月天,柳条刚绿,流莺叫得也好听,本来该是让人高兴的春色。可偏偏这时候要送朋友走,这春景越美,心里越不是滋味。那流莺叫得越欢,听着越像是在催人别,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下来了——这叫啥来着?对,以乐景写哀,越乐越难过。
后面两句用了个典故,好像是什么《击壤歌》里的意思。杨山人这是要回去凿井、种地,过那种不用管朝廷、自个儿逍遥的日子。诗人说“不我招”,其实就是羡慕啊——谁不想这么自在呢?
最后就是送别时的叮嘱了:朋友啊,你这一回嵩阳的路,好好走啊。我呢,肯定一直惦记着你,忘不了。
整首诗就是写送老朋友回嵩阳的事,看着景儿想起事儿,心里越想越舍不得。读起来挺顺的,感情也特别真,那种要分别的愁绪,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