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其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什么时代精神-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简介 (洋溢着诗意)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高适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适简介,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

admin

高适,大概704年出生,字达夫、仲武,河北景县人,后来搬到河南商丘。唐朝有名的边塞诗人,当过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和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传下来,诗写得特别有劲儿,气势足,带着盛唐那股子往上冲的劲儿。开封禹王台有个五贤祠,就是为他和李白、杜甫他们几个立的,后人还把他跟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叫“边塞四诗人”。

其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什么时代精神-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简介 (洋溢着诗意)(图1)

高适这辈子啊,挺折腾的。二十岁左右跑到长安,后来在梁宋一带混,定居宋城(现在河南商丘),自己种地过日子。从这时候到开元十九年(731年),一直待在宋中。开元十九年,二十八岁,开始北游燕赵,想去投靠信安王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幕府,写了《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这些诗。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十二岁,去长安考试,没考上。开元二十四年,三十三岁,写了《淇上别业》《酬陆少府》。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三十五岁,又回宋中,写了那首有名的《燕歌行》。从这时候到天宝七载(748年),一直待在宋中,中间还游过魏郡、楚地,在东平待过一阵。

天宝八年(749年),四十六岁,被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考中“有道科”,当了封丘尉。天宝九年(750年),四十七岁,秋天去青夷军(属范阳节度使)送兵,第二年春天才回来,写了《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北》。天宝十一年(752年),四十九岁,辞了封丘尉,跑去长安,冬天进了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当掌书记。天宝十四年(755年),五十二岁,十二月升左拾遗,又转监察御史,帮哥舒翰守潼关。

其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什么时代精神-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简介 (洋溢着诗意)(图1)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十三岁,六月安禄山叛军破了潼关,高适跟着玄宗到成都;八月升谏议大夫。十一月永王璘谋反,十二月让高适当淮南节度使,去讨伐永王璘。至德二年(757年),五十四岁,平了永王,又去打安史叛军,还救过睢阳。至德三年(758年),五十五岁,因为敢说话,被贬太子詹事。乾元二年(759年),五十六岁,五月当彭州刺史。

上元元年(760年),五十七岁,改蜀州刺史,一直待到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初。广德元年,六十岁,二月升剑南节度使,十二月松、维、保三州被吐蕃占了,高适没救下来。广德二年(764年),六十一岁,春天被严武接替,升刑部侍郎,又转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六十二岁,正月死了,追赠礼部尚书,留了《高常侍集》。

高适这人,诗写得好,和岑参齐名,叫“高岑”。诗风雄健,有股盛唐的劲儿,开封五贤祠有他,边塞四诗人也有他。《河岳英灵集》说他“性格洒脱,不拘小节,不爱考科举,混迹在赌徒里,但才名传得远”。他的诗多是心里话,有气骨,所以朝野都爱看,像《燕歌行》就有不少好句子,我最喜欢“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其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什么时代精神-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简介 (洋溢着诗意)(图1)

《沧浪诗话》说高适、岑参的诗悲壮,读了让人感慨。《吴礼部诗话》里有人评高适“才高,有雄气,诗不用刻意学,虽然少了点小巧,但终究是大才”。《唐诗品》说他“像侠客一样,抱着一身本事混在民间,诗直接写心里话,画景象,气骨琅然,词锋也润”。《诗源辨体》说高适的五言律“多苍莽,气格比岑参胜一筹”,就算不拘律法的,也豪旷磊落,是才大有点放,但不算毛病。《石洲诗话》觉得高适的浑朴老成,给杜甫打了前头。


上一篇: 唐朝书法家薛曜是谁-他最后怎么成为了瘦金体之祖 (唐朝书法家薛稷) 下一篇:别韦参军-这首诗该如何赏析-唐代诗人高适所写 (别韦参军中韦参军是谁)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