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什么说崇祯是明朝最爱面子的皇帝 (为什么说崇祯是昏君)

人们都爱面子,因为这是一个人自尊和尊严的体现,但有时候还是要能屈能伸,正所谓,大丈夫不拘小节,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爱面子的,他一生勤于政事、生活简朴,但依然没能拯救大明朝,...

admin

崇祯帝朱由检大概是明朝皇帝里最要面子的那一个了,勤政、简朴,结果呢?大明朝没了,自己也成了亡国之君,说到底,这面子害得不轻啊!

他刚上台的时候,明朝虽然不行了,但按现在的说法,家底其实挺厚实,经济军事实力都不差,比当时的清朝强多了。可偏偏国内农民起义闹得凶,关外清朝又虎视眈眈,搞得明朝得同时对付关外的清朝和关里的李自成、张献忠,两边都顾不过来。

为什么说崇祯是明朝最爱面子的皇帝 (为什么说崇祯是昏君)(图1)

那时候朝里有人提出来,跟清朝先议和,集中力量打农民军。崇祯帝还真同意了,1638年、1642年,明朝跟清朝(当时还叫后金)谈过两次和,尤其是1642年,崇祯帝同意派了三个大臣去沈阳,聊得差不多了,条件都快定下来了。

结果呢?兵部尚书陈新甲不小心把和谈的事儿给泄露了,朝里那些大臣们炸了锅,纷纷反对。这时候崇祯帝要是站出来说“这是我想的”,事儿可能就过去了,可他偏不,死要面子,把锅全甩给了陈新甲,直接给砍了。这下好,和谈黄了,清朝那边更来劲了,明朝的局势更糟了。

到了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誓师北上,眼看就要打到北京了。这时候又有人提出来,赶紧迁都南京吧,崇祯心里其实也同意,可朝会上大臣们一反对,他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咱们撤吧”,觉得丢人,就想等大臣们求着他走,他再“勉为其难”答应,多好名声啊,结果呢?没人接茬,计划黄了。

南迁计划泡汤,接下来要调宁远的吴三桂来守北京,崇祯又犯嘀咕了——放弃祖宗留下的地盘,这不是背锅嘛,自己哪好意思开口?就这么犹豫来犹豫去,等吴三桂走到半路,北京城已经沦陷了。

其实历史这时候还给了崇祯一次机会。1644年3月,李自成打到北京城外,派明朝太监杜勋进城说事儿,条件挺宽松:割西北一块地,封王,再给百万军饷,他愿意帮明朝打其他起义军,还不用进京朝见。说白了,就是给崇祯个台阶下,让他当个偏安皇帝也行。

可崇祯偏偏不接,觉得这是城下之盟,丢不起这人。可他哪还有拒绝的资本啊?3月18日,崇祯先逼死皇后,又刺死、刺伤两个女儿。第二天凌晨,他想带着几个太监从东华门跑,结果被挡住了。最后爬上景山,自缢身亡,临死前还喊“诸臣误朕”!明明是自己死要面子一步步走到绝路,倒怪起大臣来了。


上一篇: 比戚继光还厉害的名将-怎么成了明朝的罪人 (比戚继光还厉害的人) 下一篇:明朝难得的贤王却无法传承爵位-郢靖王朱栋是什么身份 (明朝难得的贤臣有哪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