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禁吃猪肉都是真的吗-唐朝禁吃鲤鱼 (明朝禁吃猪肉的原因)
李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与汉朝一样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荣的两个朝代,但由于其姓氏,也着实给老百姓带来很多麻烦,根据唐代段成式创作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记载,由于鲤鱼的,鲤,与李唐的国姓同音,因此...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名气老大了,跟汉朝并称,都是咱们最提气的朝代。但就因为皇帝姓李,老百姓倒真没少跟着遭罪。根据唐代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里说,因为“鲤”字跟唐朝皇帝的姓“李”同音,所以鲤鱼成了禁品。抓到鲤鱼就得放了,谁要是敢卖鲤鱼,直接打60大板。大伙儿说这事儿逗不逗?

要说离谱的,明朝也有这么一出。正德年间的明武宗朱厚照,也干过类似的事儿,下了道圣旨不让吃猪肉。不光是“朱”和“猪”同音,他自己还属猪,所以干脆下令全国老百姓限期把猪处理掉。这下可好,全国上下都在宰猪,猪肉价格直接跌到谷底。
不过啊,鲤鱼、猪肉这种老百姓天天吃的东西,哪是一道圣旨就能禁绝的?其实唐朝时候,鲤鱼照样卖得挺好,诗里头出现的次数可不少。比如王维就写过:“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白居易也提过:“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可见大家该吃还是吃,谁管你皇帝姓啥呢。

至于明武宗后来为啥又解禁猪肉,就更逗了。禁猪的令刚发下去,礼部就头疼了。因为从老祖宗那时候传下来的规矩,祭拜天地祖宗得用猪、牛、羊三牲,一般的祭祀也得有胙肉,这些都离不开猪肉。这事儿报到明武宗那儿,他也挺无奈,只好默许皇宫祭祀偷偷用猪肉。皇帝自己都带头破坏,这道禁令自然就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