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那么的弱小-为何金国始终无法消灭南宋呢 (南宋那么弱为什么抗住蒙古这么久)
还不知道,金国为什么无法消灭南宋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南宋,不少人都想要深吸一口气,然后大骂一场,除了极短时间内敢于挺直腰板,南宋朝廷大多数时候都是弯着腰的,先...
为啥金国没能把南宋给灭了?这事儿得好好唠唠。提起南宋,估计不少人得先吸口气,然后忍不住骂几句——除了那短暂能挺直腰杆的时候,南宋朝廷啊,大多数时候腰杆子都挺不直,先被金国压,后来又被蒙古揍,今人看了真有点瞧不上。
但细想又不对,都说南宋弱,可它为啥没被金国一波带走,还扛了几十年?细想好像也没那么孱弱嘛。抛开蒙古不谈,就说南宋和金国,南宋能撑住,大概两方面原因:一是南宋没大家想的那么弱,二是金国也没想象中那么强。

金国是东北女真人搞起来的,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太一样,他们靠渔猎过活,苦寒之地练出来的,民风那叫一个剽悍。唐末五代那会儿,女真臣属于渤海国,渤海国被辽国灭了之后,南边的女真被辽国收编,叫熟女真,北边没收编的叫生女真。
辽国快完蛋的时候,完颜部在女真三十多个部落里崛起了,慢慢统一了各部。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1114年誓师伐辽,第二年就建国了。

虽然金国后来跟北宋、西夏联手灭辽,但北宋的表现简直了,灭辽基本就是金国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而且北宋跟辽军两战皆败,也让金国看清了北宋的虚——灭辽后,金国立马就想把南宋也给收拾了。
但北宋真的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吗?也不全是。1125年金国灭辽后打南宋,金军根本没势如破竹,反倒是被宋军死守开封,最后只能选择议和。至于金军后来为啥能灭北宋?主要得怪指挥者瞎搞,不单纯是军队不行。宋钦宗派郭京出城作法抓金兵,结果倒好,直接给金兵开了城门,从城门攻进来可比爬城墙省事多了。
打下汴京,北宋是亡了,但金国为啥没一口吞了整个北宋?当然不是不想,是金国觉得——吞不下。金国从完颜阿骨打起兵,才十三年,居然灭了东亚两个传统大帝国,而且十年就吞了整个辽国。这事儿挺邪乎,毕竟辽国可不是散装的,是统一政权,可金国灭辽时,居然能用两万女真军队打垮辽国二十万大军。

这说明啥?金国能速胜,实力强是一方面,但辽国太腐败才是大头。辽国烂,北宋更烂,宋徽宗那会儿,北宋农民起义就没停过。在宋辽俩国家都烂到根的时候,女真人突然崛起,趁机把俩大国给灭了。不过啊,这已经是金国的极限了——刚起来的金国根本没时间消化占的地,要是硬逼,说不定自己先崩了。
金国统治者也明白他们没空快速消化中原,所以灭北宋后,金国没直接占汴京及周边,而是扶了个伪楚政权,结果张邦昌不配合,又扶了个伪齐。刚离开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哪懂怎么管中原先进的地方?得靠宋朝旧臣帮忙。
但金国人到底剽悍,让他们随便放弃一块看起来挺好啃的骨头,也不容易。所以赵构在南方建了南宋后,金军继续南下,想把南宋也灭了。那会儿算是南宋最悬的时候,但南宋军队其实打得还行,韩世忠、张俊、吴玠、刘光世、岳飞他们都赢过金军,奈何皇帝不争气,总爱跑。
赵构总爱跑,也跟金军的特点分不开——他们擅长奔袭,赵构呢,就不爱死守。1129年金兵突袭扬州,赵构狼狈渡江跑到杭州;金兵又渡江南下,赵构一路往南,先到绍兴,再到宁波,又跑定海(现在舟山),最后漂海上逃到温州,人送外号“海上天子”。
从距离看,金军打得很远,都到浙江、江西了,但长江以北还有大片地是南宋的。说不定完颜宗弼(金兀术)那会儿就是想赌一把——抓住赵构最好,抓不住也当给赵构个教训。结果这教训效果挺好,赵构记了一辈子。
金军能把赵构逼到海上,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再撑下去,就该被南宋军队围殴退场了,所以他们选择北撤——这也说明金国实力根本没碾压南宋。
金国实力不够强,还有个大问题是内部不稳。金国初期搞的是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不是君主专制。加上完颜阿骨打的子侄们打辽灭宋都有功劳,谁也不服谁,都想抢权力。完颜阿骨打死后,各方势力扯皮,最后推了他弟弟完颜吴乞买当皇帝。这哥们儿自己没立过啥大功,上位纯粹是为了平衡各方。

完颜吴乞买死后,金熙宗完颜亶继位。这皇帝基本跟权力不沾边,在位时先是完颜宗弼他们专权,宗弼死后又轮到他皇后专权。好不容易他杀了皇后,自己又被堂弟完颜亮给杀了。
完颜亮上台后,大杀宗室和大臣,搞得金国内部人心惶惶。他想转移矛盾,就大举南侵。结果久战不利,迁怒将士,军队哗变,完颜亮被杀。在这之前,留守后方的完颜雍发动政变,继位,就是金世宗。
直到金世宗时期,金国才算真正稳定下来,走上正轨——这时候离完颜阿骨打建国,已经过去三代人了。内部乱成这样,金国哪可能有连续周密的灭宋计划?也没法团结全部力量打南宋。
等完颜雍继位,南宋已经在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代手里慢慢稳住了。虽然金军打退了宋孝宗的北伐,但想灭南宋?基本不可能了。金世宗和后来的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顶峰,但战斗力却一直降,而且女真人和汉人矛盾不断,金章宗后期,河北、山东民变四起,金国实力已经跟南宋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