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李白做官一年半就被玄宗辞了-背后原因是 (李白做官几年)

历史上李白是做过官的,李白是文人,文人做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学识,哪怕你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官场的,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李白做官就是这种逻辑下的产物,早在开元十五年,727年,,玄宗就...

admin

历史上李白是做过官的。

李白嘛,本身就是个文人,文人想当官再正常不过了。有学问的人,就算不是正儿八经科举上来的,在官场混出点名堂也不是没可能。

李白当官就是这么个路子。早在开元十五年(727年),玄宗就下了个诏令,说民间有文武高才的,可以自己跑到朝廷来推荐自己。李白呢,就一直在折腾,到了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总算给玄宗献了篇《明堂赋》,想着谋个一官半职。过了一年,又献了《大猎赋》,玄宗看了挺满意,但真让他当官,却拖到了七年之后,这时候李白都43岁了。

李白做官一年半就被玄宗辞了-背后原因是 (李白做官几年)(图1)

后来玄宗就把李白召进宫,让他当翰林,专门负责给皇帝写诗写文章逗乐子。当翰林的时候,李白确实有两下子,写了首《清平调》,玄宗看得直乐,特别赏识他。不过可惜的是,天宝三年(744年)春天,他就离开皇宫了。算下来,当翰林前后还不到一年半。这是为啥呢?

李白自己说是因为“恳请回老家,皇帝赏钱让他走了”。这话一听就不太像真的。好多人猜,八成是杨贵妃、高力士那些人在背后使绊子给挤兑走的。

李白做官一年半就被玄宗辞了-背后原因是 (李白做官几年)(图1)

但你想啊,李白就是个文人,不掺和派系斗争,也没啥政治野心,所以被权贵排挤走,好像也不太说得通。说不定是玄宗自己不想用了。李白诗写得好归好,但干的活儿也就给朝廷当个点缀。太平盛世,玄宗确实需要这么个才子装点门面,但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据史料上说,李白当翰林那会儿,天天贪杯,喝多了就胡说八道,不小心泄露了不少宫里的事儿。这估计才是他被赶走的关键。

从李白这点当官的经历来看,他能当上大官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除了写诗写文章,李白身上压根儿就没当官的料。

首先啊,李白这人太浪漫了。我说的是他这情怀。老话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官场哪有啥浪漫纯粹的东西啊?讲究的就是现实斗争,你一个天天做梦的浪漫主义者,怎么可能进核心权力圈呢?

其次,李白压根儿不肯向权贵低头。在官场混,溜须拍马、委曲求全是少不了的,李白显然不是这种人。他自己都写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人,玄宗能把大事交给他吗?

再一个,李白这人口风太松了。谁都知道李白爱喝酒,喝多了就容易胡说八道,泄密的风险太大了。后世文人猜他为啥辞职,好多人就猜是因为泄密。比如唐代的范传正就说“他喝醉了跑进官署里,肯定忍不住要说温室树的事儿”,清代的王琦也说他“喝醉了泄露了宫里机密,皇帝才疏远他”。当官的嘛,守口如瓶是最基本的,尤其是机密事儿,能说吗?肯定不能啊。

李白诗写得好得没话说,也想建功立业,但他真不适合官场,当不了大官。不过好在啊,盛唐不光有官场,还有诗坛。在诗坛这儿,李白的人生才算真正有意义。


上一篇: 张俊也是南宋中兴四将-为什么会被制成铜像跪在岳飞墓前 (张俊也是南宋人吗) 下一篇:李白和杜甫都不是一般人-在诗歌的造诣上谁更胜一筹 (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诗人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