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朝-积贫-又-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内乱-积弱 (宋朝积贫积弱)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灭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大多数人对于宋朝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积贫积弱,这个来自于钱穆先生的评价,让宋朝一直笼罩在阴郁的天空当中,直观来看,钱穆先生的评价是有道理的,...

admin

说起宋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积贫积弱”,好像从开头就弱得不行,打谁都打不过。这个说法其实来自钱穆先生,他在书里说宋朝统一了但始终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后来大家就这么记住了。直观来看,好像确实如此,宋朝三百年,跟辽、夏、金、蒙古打,基本没赢过,跟个绵羊似的,谁都能来啃两口。

可这里有个吊诡的地方:要是真又穷又弱,早就该民怨沸腾了,老百姓该造反了,可宋朝为啥还能撑三百年,还成了唯一没亡于内乱的王朝呢?其实宋朝没我们想的那么糟。

宋朝-积贫-又-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内乱-积弱 (宋朝积贫积弱)(图1)

“积弱”是真,但不“积贫”

“积贫”这词儿,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提过,说宋朝统一却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后来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里也说,王安石变法就是要“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这么一来,“积贫积弱”就成了宋朝的标签,好像它是中国大一统王朝里最穷最弱的那个。

可事实真不是这样。宋朝“积弱”是真,但它不“积贫”。其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最繁荣的时代之一。鼎盛时宋朝GDP占全球22.7%,比整个西欧都高,这可不是吹的。

有人可能会说:“有钱有啥用?不都拿去当岁币给敌人了?”其实岁币也就占宋朝财政收入的一小部分,跟整个经济总量比,九牛一毛。拿钱换和平确实挺屈辱,但对老百姓来说,负担轻了不少。而且宋朝的经济发展是真落到老百姓头上的,开封城里百万人口,店铺六千多家,还能随便开店,连夜市都有,晚上出来逛吃逛吃多爽。

宋朝-积贫-又-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内乱-积弱 (宋朝积贫积弱)(图1)

尽管宋朝有封建王朝的局限性,但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所以尽管对外打仗总输,经济总体还是在往上走,老百姓有盼头,自然拥护朝廷。这也是北宋灭了,南宋还能撑那么久的重要原因。

“强干弱枝”的军事制度

宋朝的“强干弱枝”军事制度,对外打仗确实不行,但好处是地方很难造反,社会挺安定的。在这种制度下,兵变、民乱都难成气候。就算北宋末年有方腊起义,规模也不大,持续时间短,对社会经济破坏不严重。总的来说,宋朝老百姓生活得挺安定。

宋朝-积贫-又-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内乱-积弱 (宋朝积贫积弱)(图1)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太祖立下规矩不杀士大夫,后来的皇帝都守着。宋朝对文人特别好,所以士大夫也死心塌地跟着朝廷。北宋完了,南宋还有岳飞、韩世忠这些人拼命,崖山海战时,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几十万军民跟着,这份忠心真让人佩服。

宋朝-积贫-又-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内乱-积弱 (宋朝积贫积弱)(图1)

宋朝倡导气节

中国人一直讲气节,宋朝把这事儿玩得更极致了。理学一发展,民族凝聚力更强了。岳飞“精忠报国”,陆秀夫“忠烈千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张世杰战死不退,这些人就是气节的代表。他们拼命,宋朝才能多撑那么久。

宋朝-积贫-又-宋朝为什么没有亡于内乱-积弱 (宋朝积贫积弱)(图1)

宋朝是个特别复杂的朝代,用“积贫积弱”四个字概括它,太不公平了。经济、政治、文化都繁荣得不行,陈寅恪先生就说得好:“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这话真没说错。

也正因如此,宋朝才能在强敌环伺下撑三百多年,成了唯一没亡于内乱的王朝。我们不用回避它三百年的屈辱,但也不能否认它的伟大和那些英雄的壮烈。

参考资料:

《国史大纲》 钱穆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陈寅恪


上一篇: 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怎么样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吕布使用长毛没) 下一篇:宋朝嫁人彩礼真的很少吗-有父母在置办嫁妆的时候倾家荡产 (宋朝嫁人彩礼怎么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