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新政到底是什么样的-北宋灭亡为何如此之快 (蔡京 新党)
很多人都不了解蔡京改革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北宋徽宗年间,由于前代积弊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三冗问题更为突出,北宋国家财政年年赤字濒临崩溃,心急如焚的宋徽宗决心像他的前辈们一样以...
很多人可能没怎么听过蔡京改革这事儿,今天就来聊聊他搞的那些新政。
北宋徽宗那会儿,之前的老问题一直没解决好,尤其是三冗问题特别严重,国家财政年年赤字,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得不行宋徽宗,打算像前人那样搞改革来救场,这就拉开了北宋末年蔡京改革的序幕。
宋徽宗选蔡京搞新政不是没原因的:一来蔡京当过四次宰相,有经验,在官场混得熟;二来他会来事,特别讨皇帝欢心。不过蔡京表面看着挺风光,其实都是靠拍马屁才当红的,对改革其实真不太懂。但皇帝的命令不敢不听,只能硬着头皮搞这场关系北宋生死存亡的大改革。那他是怎么把新政搞砸的呢?

先说说他怎么折腾前代政策的。
北宋财政一直亏空,蔡京就瞎琢磨是之前的经济政策有问题,盯上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留下的那些政策。王安石那些让朝廷和老百姓都能得利的政策,蔡京全盘给否了,可他自己又想不出好办法,只能在旧政策上修修补补。
他虽然重推王安石时期的《方田均税法》《免役法》这些旧策,但把王安石那套理论改得面目全非。以前的《免役法》是地主豪强出钱免徭役,拿这钱补贴老百姓去服徭役,到了蔡京这儿,地主豪强不用掏钱就能直接免徭役,结果这重担全压到了老百姓身上,大家的日子更难过了。
蔡京为了拉拢地主们,把前人的政策全改了,想尽办法压榨老百姓。农民起义到处都是,北宋的统治基础都快被挖空了。
再说说他搞的货币改革,结果捅了娄子。
王朝快完蛋的时候,朝廷总爱发纸币来凑钱救急,这招虽然快,但很容易通胀。蔡京也学这一套想靠发钱敛财,结果搞出了超级通胀。
崇宁元年,蔡京在纸币的老家四川使劲多印交子,想靠这个刮老百姓的油缓解财政危机。印了几次后,朝廷压根没准备金,通胀立马就来了,交子变得跟废纸一样,四川的经济彻底乱了套。蔡京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官府干脆耍赖,说不认交子了。整个社会乱成一团,老百姓再也不信朝廷了,北宋离完蛋也就不远了。

还有个骚操作,盐钞改货币,也翻车了。
从汉朝起,朝廷就把盐铁这些赚钱的买卖收归自己,就为了赚大钱。盐业搞了上千年,到宋朝已经搞得挺专业了,全是国家的。这时候盐钞出现了,就是官府给盐商的取盐票,这玩意儿能当钱花,还能换别的商品,蔡京一看,有搞头。
以前盐钞只能在盐区用,蔡京非要让它全国都能用。他就是想把盐钞搞成第二个交子,靠官府的垄断权让盐钞越来越不值钱,盐商拿盐钞换盐越来越难。这样朝廷既能赚差价,又能找理由收别的税。
这么一来,朝廷每年是多了几千万贯的收入,可盐价涨得吓人,质量还差得一塌糊涂。老百姓要么吃不上盐,要么吃的是劣质盐;商人手里一堆盐钞,政府还不让换,破产的一大堆。底层百姓苦得不行,社会更乱了。

蔡京改革搞砸了,北宋经济直接崩盘。宋徽宗后悔得要死,赶紧退位跑路,把烂摊子丢给了儿子宋钦宗。宋钦宗也没办法,只能气得把蔡京给贬了。第二年,金兵又打过来,北宋根本挡不住,最后国家没了,皇帝也被抓了。所以说,北宋灭亡不光是打不过别人,更重要的是经济先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