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贤是何方人物-北宋最会打仗的文官 (张齐贤是个怎样的人)
众所周知,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官们都不会打仗,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很厉害的文官,他做了21年的宰相,可以说是,出将入相,在地方任职期间,这位文官居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击败了不可一世...
北宋那会儿,朝廷搞“重文轻武”,文官地位高,但这帮读书人里头,还真有能打仗的狠角色。北宋初年就有这么个牛人,当了21年宰相,真真是“出将入相”。他在地方当官的时候,居然能带着一堆杂牌军,把嚣张的辽国骑兵给揍了!这人是谁?就是北宋历史上最能打的文官——张齐贤!咱们今天就唠唠他。
张齐贤,曹州冤句县人,三岁跟着爹娘搬到洛阳。他家境挺穷的,但学习特刻苦,还特有志气,仰慕唐朝李大亮将军,就给自己取字“师亮”。后来赵匡胤到洛阳,张齐贤还是个布衣,就给皇帝上了十条建议。结果赵匡胤只认四条,张齐贤非得跟皇帝掰扯,赵匡胤火了,把他轰出去了。
不过赵匡胤心里门儿清,这人是个宝贝。回去的路上,他还跟赵光义念叨:“我这次去西都,就捞着张齐贤这么个人才。”977年,赵光义当皇帝,考进士的时候,本想把张齐贤排前面,结果下面办事的搞砸了,“一榜全给了京官”,张齐贤就去了衡州当通判。两年后,张齐贤调到忻州。没过多久,宋太宗又把他叫回京城当官。
没过多久,张齐贤又去地方干活了,政绩不错,又被叫回朝,“拜枢密直学士,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官儿越当越大了。宋太宗一直惦记着燕云十六州,雍熙年间就派三路大军打辽国。结果北伐输了,西路军副将杨业也战死了。张齐贤一看,主动跟宋太宗请缨,说让我去北边吧!宋太宗特高兴,当场就封他给事中、知代州,让他和潘美一块儿管边境兵马。

那时候宋军惨不忍睹,北伐损失太大,副将都死了,士气低落,简直“谈辽色变”。辽军也来报复,天天骚扰北宋边境。辽军都杀到城下了,神卫都校马正带着宋军在南门列阵,但双方实力悬殊,根本打不过。另一个宋将卢汉赟更怂,被辽军吓破了胆,缩在营里不敢出来。
这种情况下,张齐贤手里能调的,就剩北宋的杂牌军——厢军了!北宋军队分两拨:一拨是打仗的禁军,另一拨是干杂活的厢军——修城、后勤、守城都归他们。平时厢军根本不练打仗,就干些体力活。现在辽军杀到眼前,张齐贤挑了两千厢军,从马正右边就冲出去了!
开打前,张齐贤给厢军们打气一番,这帮人被鼓舞得热血沸腾,出城后玩命打,“一以当百”,真把辽军给打败了!打完仗一算,宋军抓了辽国北大王的儿子一个、帐前舍利一个,砍了几百个脑袋,还缴获了两千匹马和一堆兵器甲胄。这就是历史上的“土磴砦之战”。之后张齐贤又挑了一批厢军,把辽军攻打繁畤的计划也给搅黄了。
后来张齐贤又回朝,当参知政事,几个月后就成了宰相。他前后当了好几次宰相,加起来干了21年。1014年,72岁的张齐贤死了。史书说他“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意思就是当大官享福,少有人比得上。欧阳修也夸他:“国朝宰相里,就宋琪和张齐贤懂边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