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打不过辽国-北宋为何连西夏都收拾不了 (北宋打不过辽国的原因)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北宋和西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这么说不全面,因为北宋还是有机会灭掉西夏的,因为拜教科书所赐,很多人一提起宋夏战争章嘴就莱,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三大败仗,...
最近翻宋夏战争的资料,发现很多人被教科书带偏了,总觉得北宋被西夏按着打,其实没那么简单。一说宋夏战争,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大败仗,好像宋朝被李元昊揍得鼻青脸肿。但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不全对。
这李元昊确实是个狠角色,打仗疯批,残忍嗜杀,西夏兵虽然不多,但手下将领也不弱。宋朝那会儿又防武将得紧,文人统兵,能不扯后腿吗?现在捋捋宋夏战争的过程,大概分三块看。

先说第一阶段,西夏刚起来那会儿,确实占优。北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本来是宋朝藩属的党项首领李元昊,直接甩脸子不认宋朝,自己称帝建国号“大夏”,还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宋朝君臣气炸了,直接开打。结果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宋朝被揍得够呛。但西夏也是惨胜,自己人也折损不少,最后双方累了,就签了“庆历和议”。这会儿西夏有雄主、有雄兵,宋朝庸将庸兵,确实打不过。

接着第二阶段,宋夏开始拉锯了。治平元年(1064年),西夏打庆州,反被宋军揍了一顿,夏毅宗李谅祚还受伤没过多久就死了,西夏从攻转守。宋神宗上台,用王安石当相,想着要报以前的仇。熙宁年间,王韶带着宋军打吐蕃,占了两千多里地,建了熙河路,把西夏包围起来了,宋朝慢慢开始占主动。熙宁四年(1071年),韩绛修了抚宁、啰兀城,结果又被西夏给推了。

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自己家里出事了,宋神宗一看机会来了,直接五路大军伐夏。宋军杀到西夏首都灵州城下,结果西夏人放黄河水淹了宋军营地,只能撤。虽然没灭掉西夏,但宋朝占了银、石、夏、宥这些州,还有横山北侧的要点,西夏在横山边上两百多里都不敢种地,宋朝优势更大了。不过第二年,徐禧和种谔修永乐城,被西夏三十万人围住,断了水,城破了,二十多万人没了,这一下把之前的优势又打掉不少。后来宋军又打了平夏城,两次,第一次输了,第二次赢了,这下彻底把横山拿下了,西夏没屏障了,急得不行。

最后第三阶段,宋朝反攻了。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童贯和种师道带着宋军在古骨龙把西夏打了一顿。宣和元年(1119年),宋军又拿下横山,西夏快没了,崇宗只好低头认怂,恢复宋朝以前给的名字赵干顺。宋徽宗同意停战,让陕西六路别打了。这会儿宋朝已经完全掌握主动了,西夏只能挨打,国都都快被宋军威胁到了。
其实啊,要真想灭西夏,北宋完全有机会,就差个决心。可惜宋徽宗这个废物,把好机会给糟蹋了。不然再过个十年二十年,西夏肯定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