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金眼王敦请三仙-西洋记第六十七回-三大仙各显仙术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admin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叫《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是明代罗懋登写的长篇神魔小说,1597年成书。这书二十卷一百回,讲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前十四回先铺垫碧峰长老出家、降魔,还跟张天师斗法,从十五回开始才写郑和挂印,带着王景宏当副手,一路西征,平服三十九国。不过情节挺荒诞,文字也一般般,没啥特别出彩的。

第六十七回 金眼王敦请三仙 三大仙各显仙术

诗曰:

一将功成破百夷,旄头星落大荒西。

千年丰草凄寒寨,万里长风息鼓鞞。

虎阵背开清海曲,龙旗面掣黑云低。

只今谩数嫖姚事,大树犹闻铁马嘶。

金眼王敦请三仙-西洋记第六十七回-三大仙各显仙术(图1)

这时候刚过四更,陈都督提着三太子的脑袋,其他将领也各提着砍来的番兵首级,一块儿献给元帅。元帅说:“天师算得准,各位将军也出了力。”于是按功劳赏赐,各有不同。元帅又问:“三太子的头在这儿,怎么不见哈驸马的头?”众人说:“黑灯瞎火的,没分清,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天亮时,游击将军黄彪提着一颗脑袋扔到帐下,没等开口,众将领都认出是哈驸马的头。元帅问:“真是他的?”黄游击说:“没错。”元帅又问:“你在哪儿弄来的?”黄游击说:“我今天早上巡哨海口子两边崖上,看见水关上一群番兵围着个番将。番兵请他上船,他死活不肯。我上去一问,才知道是驸马哈里虎,那些番兵都是城里出来的救兵。哈里虎站在那儿,因为昨晚火烧起来,他没辙,跳进水里,慢慢摸到港里的芦苇丛里。今天天亮,救兵到了,请他进关,他不肯去,说:‘昨晚我奉国王命令保护三太子,指望一战成功,君臣都有好处。谁知道老天不保我国,让我们败得这么惨,船也没了,人也没剩一个。唉,太惨了!今天三太子死在南人手里,回不去了,我哪能自己活着?算了!算了!这水就是我的对头。’说完就要往水里跳,大家一把拉住他。他说:‘别拉我,回去多拜上国王爷爷,我白拿朝廷高官厚禄,吃人饭不给人办事,骑人马不帮人解难,对不起国恩,死了也不怨,惭愧!惭愧!’又要跳,大家又拉住。他说:‘再别拉我,反正活不了,回去告诉国王爷爷,要想报仇,不能空手去。吸葛剌界上有座红罗山,山上有三个活神仙:金角大仙、银角大仙、鹿皮大仙,都法术高强,变化多端,是世上的活神仙。要是请他们来帮忙……’话没说完,一下子跳进水里,三魂七魄都归了水府。我觉得他挺忠义的,就没逼他,让他自尽了,才取了头来见元帅。”元帅说:“太子为尽孝而死,哈驸马为尽忠而死,他们这小国都有这样的忠孝之士,我们堂堂中国反倒不如。所以孔夫子说‘夷狄之有君,不似诸夏之无也’。”马上吩咐旗牌官,把这两颗头按大夫的礼节合葬,葬完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西洋金眼国忠孝之墓”,碑背面王爷又题了四句诗:“太子见危能授命,为臣驸马致其身。世间好事惟忠孝,一报君恩一报亲。”

金眼国的救兵看见哈驸马淹死了,哭着跑到朝堂上。番王吓一跳,问:“你们哭啥?”众人说:“昨晚一战,我们的船和兵都烧成灰了。”番王又问:“三太子呢?”众人说:“三太子也在灰里。”番王一听,身子往后一仰,摔倒在胡床上,三魂七魄都没了人事。文武官员赶紧扶起来,过了半晌才醒,问:“哈里虎呢?”众人说:“哈驸马到水关上了,听说三太子死了,不忍心自己活,淹死了。”番王又听说哈里虎死了,像丢了左右手一样,大哭起来。哭了半天,才说:“唉呀驸马!痛哉吾儿!你们一个死忠,一个死孝,倒成了好人,就留我一个老头子在这儿:活着对国家没好处,死了也没人记得,不如自尽算了!”话没说完,一把抽过刀要自杀,左右头目赶紧抱住他,夺下刀,劝道:“人死了不能复活,打败了可以再打。您是一国之主,全国百姓的命都系在您身上,得好好保重身体,管国家大事,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自杀呢!”

番王咬牙切齿地说:“我跟南朝仇深似海,恨比山高!他们杀我大将,死我爱子,伤我女婿,害我百姓,这恨得刻进骨头里,我还有脸活在世上吗?”众人说:“国王爷爷您得想开点,哈驸马临死前交代了,让您起全国兵马给他报仇,别投降,不然他们死不瞑目!”番王说:“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我不是不想报仇,可现在国家危难,满朝文武,没一个能跟我分忧的。”众人说:“您别怪大臣们,哈驸马临死时也说了,要想报仇,空手不成,得去吸葛剌国界的红罗山,请那三个活神仙:金角大仙、银角大仙、鹿皮大仙,请来了才能赢。”

番王一听这话,像刚睡醒一样,说:“既然有这些高人,赶紧派个人去请他们来。”左边执班头目萧哒哈赶紧说:“不行!不行!”番王大怒说:“当初南兵来的时候,就是你总说‘不行!不可!’,才弄成现在这样,今天你又不行?”萧哒哈说:“国王息怒,听我说。自古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看南朝那些将军,足智多谋,还那两个异人,神通广大,道术精微。三太子武艺再高,也不是对手,哈驸马更不用提了。所以才会一败涂地,国破人亡。现在满朝文武都不懂打仗,指望神仙去厮杀,哪有神仙帮人干坏事的?这不是画虎不成反类狗吗?所以我才说‘不行!不行!’”番王大怒,叫刀斧手:“这老贼是通敌的,拉下去砍了!”满朝官员赶紧求情,说:“太子、驸马刚死,不能杀大臣,对打仗不利。”番王怕影响军务,只好作罢,说:“先关起来,等打赢了再杀!”命令一出,谁敢不听,萧哒哈就被关进了大牢。

看守关好门回来,番王说:“满朝官员,就没一个肯去的?”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不说话。只有右边执班头目萧哒禀说:“这是国家大事,您派谁就去谁。”番王这人脾气急,说:“既然派谁就去谁,那就派你!”萧哒禀一看派到自己了,干脆说:“我身居辅弼之位,受国家厚恩,现在国家危难,我哪能袖手旁观,既然派我去,我就去。”番王说:“你快去请他们来,我自有重用。”萧哒禀说:“那三位神仙不是凡人,用礼请,恐怕他们不肯来,怎么宣召得动?”番王说:“不能宣召,那怎么请?”萧哒禀说:“您得写封国书,表达您的敬慕之情,再准备些礼物,表示诚意。我带着国书和礼物,到山上再三请他们,才能请得下来。”番王说:“老卿这话在理,不然差点得罪神仙,白费功夫。”马上写好国书,备好礼物,交给萧哒禀。萧哒禀拜辞出发,临走叮嘱番王:“城门要紧,多准备些擂木炮石守住;水门要紧,多摆些海鳅船守住,别再跟南兵硬拼。”番王说:“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去吧。”

金眼王敦请三仙-西洋记第六十七回-三大仙各显仙术(图1)

萧哒禀辞别番王,带着随从,早行夜住,走了半个多月,才到一座山下。他心里想:“走了这么多天,才看见这山,该不会就是红罗山吧?说它是吧,又怕不是;说不是吧,又怕错过。”正犹豫呢,看见一个小娃娃赶着一群锦羊,漫山遍野走来;娃娃低着头,手里敲着两根简板,嘴里唱:“自小看羊度几春,相逢谁是不平人。浮云世事多翻覆,一笑何须认假真。”萧哒禀听了这四句诗,心里直犯嘀咕:“这么个小娃娃,唱出这种诗来,肯定不是普通人。我去问问他。”他走过去打招呼:“小哥哥,见礼了。”那娃娃本来低着头走,突然被叫,吓了一跳,随口骂:“畜生哪里走!”这分明是骂萧哒禀,那些羊却以为是在骂它们,一个个站着不动,一会儿全变成了一块块白石头,满山都是白石头。萧哒禀心想:“以前初平叱石为羊,现在这娃娃化羊为石,这不是神仙吗?”赶紧倒头就拜。娃娃说:“你傻啊,拜我做啥?”萧哒禀说:“大仙,不敢打扰,就想问这座山是不是红罗山?”娃娃说:“我们不晓得,我们在这儿,天是罗帐地是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青衫白苎都不管,哪晓得什么红罗歪事。”萧哒禀又问:“大仙不晓得山,那晓得山上有三个神仙:金角大仙、银角大仙、鹿皮大仙吗?”娃娃说:“不晓得,我们只晓得一鞭一马一人骑,两字双关总不提,纵是同行我师在,春风几度浴乎沂。”话没说完,娃娃不见了,连满山的白石头都没了。萧哒禀心里明白了:“娃娃说不晓得红罗山,‘青衫白苎’不就是红罗的反义?说不晓得三个神仙,‘同行我师’不就是三个人的意思?肯定是这儿了,不能再错过。”赶紧叫随从上山。到了山上,一看果然不一般:云锁着山顶,雾绕着山脚,几条鸟道颤巍巍的,像登山一样险;万丈龙潭碧澄澄的,下面没底。只长松柏不长荆棘,常有野鹿衔着灵芝,没有山禽啄果子。几间茅草屋,门常关着;一对丹炉,火自己烧着。十洲三岛都比不上,蓬莱阆苑也比不上,这真是神仙住的地方,不是普通人家。

萧哒禀看不够,玩不够,又走几里,远远看见一座石门,心里更高兴:“有石门就不愁仙洞。”又走几里到石门下,看见两个娃娃:一个枕着石头躺在绿草地上睡觉;一个牵着两只鹤,教它们跳舞,自由自在地玩。萧哒禀初来仙山,不敢造次,站了一会儿,两个娃娃当没看见。又站一会儿,他走过去问:“仙童哥,这山是红罗山吗?”两个娃娃一个睡一个玩,不答应。又过一会儿,他又问:“仙洞里有三位老爷吗?”还是不答应。又过一会儿,他问:“二位仙童哥,是洞里老爷的高徒吗?”还是不答应。萧哒禀问了三四遍,没人理他,心里有点恼,又不好发作。跟来的一个老者年纪大了,胆子大,看两个娃娃不答应,就生气了:“呔!你是天聋吗?你是地哑吗?有人问你,你怎么不理?”没想到老者这么一骂,倒好了。那个睡觉的娃娃爬起来说:“你们是哪来的?问山干嘛?问老爷干嘛?问徒弟干嘛?大惊小怪吓谁呢?”萧哒禀巴不得他开口,赶紧上前鞠躬,小心地说:“实不相瞒,我是金眼国国王驾下右执班大头目萧哒禀,奉国王差遣,带着国书和礼物来拜见三位仙长,不敢擅自进来,所以借问。”仙童说:“我师父避世隐居,不见外人。”萧哒禀说:“我千里迢迢来,爬山涉水多不容易,到了这儿空手回去,实在不忍,求仙童通报一声,见不见随师父。”仙童说:“既然这样,你等等,我去禀告师父。”仙童赶紧进洞禀告:“门外有个官长,自称金眼国右执班萧哒禀,带着国书和礼物,要见三位师父,我先来禀告。”金角大仙说:“我们避世离群,不见外人。”仙童说:“他已经辞过我,说千里迢迢来,空手回去不忍心,所以求我禀告。”银角大仙说:“君子不做过分的事,他来意诚恳,请他进来吧。”

仙童听银角大仙说“请他进来”,赶紧跑出来喊:“请进!请进!”萧哒禀高兴极了,整理衣服就往里走。跟来的老者还有点气,一边走一边喊:“仙童哥,仙童哥!”仙童说:“又叫我干嘛?”老者说:“你那师弟,让他再读几年书吧。”仙童说:“为啥?”老者说:“他肚子里没墨水,教啥鹤?”仙童说:“你不知道,我那师弟是教鹤的行家。”老者说:“既然是教鹤的,咋这么孩子气?”萧哒禀说:“别闲聊了,赶路要紧。”

金眼王敦请三仙-西洋记第六十七回-三大仙各显仙术(图1)

一直走到洞里,萧哒禀看见三位大仙,不敢怠慢,磕了二三十个头。三仙说:“客人远来,不必行大礼,请坐。”萧哒禀不敢坐,赶紧奉上国书。三仙拆开读,书上说:“金眼国国王莫古未伊失谨再拜奉书于金角、银角、鹿皮三位仙翁位下:我早就仰慕三位仙风道骨,想当面拜访,可惜尘缘未断,国事缠身。最近不幸被南兵侵扰,家门生祸,骨肉遭难。先生慈悲为怀,听了肯定同情。本该亲自来请,但敌兵压境,我得和士兵们厉兵秣马,没时间,所以斋戒沐浴,派右执班萧哒禀带着薄礼,来仙山恭敬恳请。希望可怜我们像辙里的鱼,勉为其难来一趟。我在国门等候,翘首以盼!”三仙读完说:“承蒙厚爱,礼物请收回,我们不敢受。”萧哒禀说:“薄礼,请务必收下。”金角大仙说:“礼物不用说了。只是我们兄弟都是懒散的人,逃到山里苟活,不懂打仗治国,你国王找错人了。”萧哒禀赶紧磕头说:“三位仙翁法术高强,远近闻名,今天有幸请到你们,是上天可怜我们,派福星来。我们远来相求,千万别拒绝!”银角大仙说:“萧右丞,你不知道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你们国家被兵,应该审时度势,怎么非要我们去厮杀?”萧哒禀说:“南兵势大如山,凶焰似火,要是三位大仙不肯帮忙,我们军民早晚都得烧成灰。要能讲和,早就讲了,怎么会送了太子和驸马的命?今天实在没办法,才来求你们。”鹿皮大仙说:“既然你们国家有难,我们长期隐居山林,实在不能出山。你不如再去别处找高人吧。”萧哒禀说:“现在要论高人,没比得上三位仙丈的。”话没说完,双膝跪下说:“要是三位仙长坚决不去,我没脸见国王,情愿死在仙山上!”他两眼泪流,边哭边说,说得恳切,哭得伤心,三位大仙都动了心,扶起他说:“萧右丞真是忠臣义士,世上无双。我们本不管闲事,但架不住你这份忠义!好吧,跟你走一次。”萧哒禀又奉上礼物,金角大仙说:“既然你们诚心,不敢不受。”吩咐仙童收下。萧哒禀请他们动身,大仙说:“你先走,我们随后就到。”萧哒禀拜谢先走,回到国内见了番王,把三位大仙的事说了一遍,番王大喜。

三位大仙嘱咐洞里徒弟,收拾好各自的东西,跨上坐骑:金角大仙骑金丝犬,银角大仙骑玉面狸,鹿皮大仙骑双飞福禄,各显神通,一会儿工夫,一阵清风就到了金眼国,落下云头进了接天关。萧哒禀看见三位大仙,赶紧飞报番王,番王派文武官员出关迎接,自己亲自下阶相迎。接上金銮殿,分宾主坐下,喝茶叙话。番王说:“我继承祖业,没德行守好国家,不幸被敌国侵犯。今天三位仙翁降临,不仅是我幸运,是全国军民的幸运!”三位大仙躬身回礼说:“我们没多大本事,承蒙厚爱,愿尽力而为,打败南朝,报答您。”番王大喜,安排筵席接风。喝了几巡酒,番王叫来歌女踏歌跳舞,劝三位大仙喝酒。三位大仙说:“撤了吧。”番王又让文官劝酒,武将耍枪弄刀,各显本事劝酒。金角大仙微微一笑说:“贵国文官能写,武将能打,怎么还败给南兵,死了太子和驸马?难道南朝战将多?”番王说:“南朝战将虽多,我们也有能打的,不如他们的是因为他们有道士,龙虎山的张天师,能驱神遣将,呼风唤雨;还有个和尚叫金碧峰长老,更厉害,能拆天补地,搅海翻江,南兵连取一二十国,就靠这两人。我们打不过他们,才来求三位仙长。”金角大仙说:“这次您放心,既然下了山,就要大干一场,绝不让他们得逞。”番王说:“多谢!多谢!”银角大仙说:“您只看见他们的手段,没看见我们的本事,我们试试您看。”番王说:“不敢!不敢!”鹿皮大仙说:“师兄说得对,我们试试吧。”这一试到底会怎么样呢?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西洋记第七十四回-佗罗尊者求师父-铙钹长老下云山 下一篇:国师收银角大仙-西洋记第七十一回-天师擒鹿皮大仙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