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何会排进凌烟阁-唐朝开国将领之一-秦叔宝 (他为何会排进我的房间)
秦叔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现在经常用关系户来形容朋友圈人脉广的人叫关系户,在现代职场中关系户是能为自己提供便利的,很多人拿关系户来形容某个人能力不足却地位上升比较...
秦叔宝的故事,真不是演义里那么简单。现在咱们说“关系户”,多半指靠人脉混得好的,职场里尤其明显——能力一般,但升得快,领导好像就偏爱他。其实啊,古代这“关系户”更多,从王爷到名将后代,一抓一把。今天就聊一个,秦叔宝,唐朝开国将领,凌烟阁里排得上号,人称“山东小孟尝”。
凌烟阁是唐太宗给打江山的兄弟们修的“荣誉墙”,上面画了24个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秦琼也在里头。你瞅瞅名单,大部分都是跟着李世民起家、身经百战的老资格,就秦叔宝,武艺不算顶尖,战功也不算最突出,咋就挤进去了?说白了,“关系户”呗。
为啥这么说?咱们看看秦叔宝当年都认识了谁,跟谁沾亲带故。
秦叔宝的靠山里,北平王罗艺必须提。他跟罗艺是亲家姑父——秦叔宝妈和罗艺媳妇是亲姐妹,这关系,铁得很!罗艺可不是一般人,隋朝时候镇守一方,朝廷都管不着。有了这层关系,“关系户”的帽子想摘都摘不掉了。
罗艺还有个儿子罗成,那可是隋唐名将里能排前十的,号称“天下武状元”。自从攀上罗艺、罗成这对父子,秦叔宝的名气蹭蹭涨,仕途也顺了不少。
秦叔宝的第二个靠山,靠山王杨林。小说里总提“靠山王”杨林,杨家的顶梁柱,朝廷大元帅,威望老高了。杨林特别看重秦叔宝,认了他当第13个义子。后来杨林成了秦叔宝的对头,但说实话,认识杨林绝对不亏——秦叔宝跟他交手,三次挡住他的攻势,这威名就打出去了。其实杨林是故意让着他,想捧他一把。秦叔宝在杨林手下时,杨林对他那是真栽培,虽然后来各为其主,但杨林帮他扬名的目的,早就达到了。
不过要说秦叔宝能进凌烟阁的最大靠山,还得是李家——李渊他们家。有一次李家被人追杀,秦叔宝刚好路过,救了他们一命。这恩情,李渊记了一辈子,还专门给他修了庙让百姓祭拜。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谁都不服,就听秦叔宝的,有了这层关系,秦叔宝想不升都难。
秦叔宝在瓦岗寨、王世充那儿都没混出啥名堂,到了李世民手下,才算真正发光。当然,这也得亏李渊、李世民信他。秦叔宝叛逃王世充时,李渊立马招揽,一到唐营就封他当马军总管,守长春宫这种要地。
李家当时是隋末最大的诸侯势力,秦叔宝能跟李渊他们攀上关系,为后来的凌烟阁席位打下了基础。后来秦叔宝跟着唐军打仗,比如征讨河东的宋金刚,跟着殷开山这些名将,打赢了,李渊赏了他金瓶,还让他当秦王府右三统军,可见多信任他。后来打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秦叔宝也表现不赖,李世民对他越来越看重。
让秦叔宝地位飙升的,是玄武门之变。这场李家兄弟争位的大戏里,秦叔宝站队李世民,出了大力。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他下手也狠,帮李世民扫清了登基的障碍。事变后,秦叔宝直接升到左武卫大将军。你说一个战场上没啥谋略、也没统帅过千军万马的武将,能爬到这位置,超过不少跟着李世民打江山的兄弟,李世民得多器重他?
秦叔宝的社会人脉,更厉害。有一句话形容他:“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神拳太保小孟尝。”前两句说他走南闯北,朋友遍黄河两岸;后一句里的“孟尝君”,战国时候那个交友满天下的人,用“小孟尝”夸秦叔宝,既是说武功,更是说他仗义、人缘好。
秦叔宝的主要人脉,是贾家楼的46个兄弟。这帮人啥都有:黑道的、官府的、草寇、民间好汉,单雄信、徐世勣(就是李绩)、魏征、张公瑾、柴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还结交各地官差、北平王府的老部将,人脉底子打得牢牢的。
除此之外,秦叔宝还跟一堆高手称兄道弟。比如隋唐第一勇士罗士信,是他的小兼保镖;第二勇士秦用(原文“秦佣”可能是笔误),是他的义子;第三勇士裴元庆、程咬金,都是他的义兄弟,这关系,能不铁吗?
所以说啊,秦叔宝这关系网,确实大——官场、黑道、民间,都沾边,认识的人也都是有头有脸的。这样的人想成功,确实比别人轻松点。不过话说回来,秦叔宝自己也有两把刷子,人格魅力摆在那儿。作为武将,他比不上一流猛将,谋略也不如徐茂公,但战场上的功劳也不少。再加上这层强大的人脉,李世民给他好处,既显得自己识人,又能博个好名声。从秦琼身上能看出,能力重要,人脉也重要。现在职场里,有人脉又有实力的,升职确实顺。不过话说回来,秦叔宝能进凌烟阁,靠人脉是真,但自己的努力也没落下,只是这关系网比一般人大了点,就成了大家眼里的“关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