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记第六十八回-元帅收服金眼国-元帅兵阻红罗山 (西洋记小说每一回简介)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西洋记》,全名《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也叫《三宝开港西洋记》,是明代罗懋登写的一本长篇神魔小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成的书。这书讲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一共二十卷一百回,说永乐年间郑和挂帅西征,副手是王景宏,总共平了三十九国。前十四回讲碧峰长老出家、降魔,还跟张天师斗法。从十五回开始才郑和下西洋,靠着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帮忙,一路斩妖除魔,把那些国家都镇住了。不过这故事写得挺离谱,文字也一般。
第六十八回 元帅收服金眼国 元帅兵阻红罗山
诗曰:
山门云拥金涂丽,谷口花飞宝篆香。
万里指挥龙一顾,九霄来往鹤双翔。
星岩丹髓真能觅,石室玄文定有藏。
愿救余生豁金眼,带来五福锡时康。
鹿皮大仙接茬说:“俩师兄说得对,咱当场比划比划,咋样?”话没说完,金角大仙站起来,离了酒席,说:“借你丹场地儿试试手,你可别吓着。”番王赶紧说:“正想请教呢。”金角大仙走到丹中间,一个跟头翻过去,摘了头上的九龙冠,脱了身上的七星袍,一手抄起刀,照脖子底下“唰”地一磨,自个儿脑袋就下来了。左手提刀,右手提脑袋,往天上一扔,那脑袋在半空悠悠荡荡,跟鸟似的盘旋,身子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一会儿脑袋掉下来,正好安脖子上,半点不差!金角大仙一抖身,一个跟头,又戴上冠穿上袍,走上来问:“大王,你看我这本事,拿得住南朝的金碧峰不?拿得住张真人不?”番王连声说:“不敢不敢!真神仙啊!以后我睡觉都踏实了,不怕南边的人了!”话音没落,银角大仙也离了席,走到丹中间,跳个脚,头上的抢风一字巾掉了,二十四气皂罗袍也脱了,掏出件兵器:三寸宽,二尺长,弯不弯直不直,像乙字。拿起来往头上一扔,喝声“变!”那兵器一变十,十变百,转眼变成一百口飞刀,“唰唰”响,全插自己身上,跟座刀山似的。一会儿抖抖身子,刀全掉地上,身上一点伤没有。再喝声“变!”一百口刀又变回那兵器。银角大仙又跳个脚,戴巾穿袍,走上来问:“我这小本事,拿得住金碧峰不?拿得住张真人不?”番王高兴坏了:“够了够了!这兵器有名字不?求教了。”银角大仙说:“这兵器千变万化,你要变啥就变啥,叫如意钩。”番王直乐:“原来真有这宝贝,我要不是遇上三位大仙,白活这一场了!”
话没说完,鹿皮大仙离了席,走到丹中间,既不脱巾也不脱衣,慢悠悠从袖里掏出个小葫芦,拿起来吹口气,葫芦里冒出把三寸长的小伞:铜骨、金皮纸、铁柄。鹿皮大仙接手里一撑,喝声“变!”一会儿伞变一丈长、七尺大,往天上一扔,没头没脑遮天蔽日,天和日头都看不见了!“唰”一声掉下来,把文武百官和番兵全收进去了。番王吓一跳:“先生道术高明,求您放他们出来,别有闪失。”鹿皮大仙说:“大王别慌,这就还给你。”话没说完,伞又往天上一扔,响一声,那些官员士兵慢慢掉下来。番王更慌了,赶紧喊:“先生!先生!别摔着他们!”鹿皮大仙还卖弄呢,不慌不忙掏出条白绫手帕,吹口气变无数白云,堆堆叠叠的,官员士兵都站在白云上。鹿皮大仙手一招,一阵香风,全落到地上,一个没伤着。番王又问:“先生,这宝贝叫啥?”鹿皮大仙说:“有名字。”番王:“请教?”鹿皮大仙:“这宝贝收起来一捧大,放出来遮天盖地,叫遮天盖。”番王直拍手:“妙啊妙啊!”又请三位大仙喝酒,喝到半夜才散。
第二天早上,三位大仙收拾上关,商量退兵。探子来报:“接天关外来了三个道士,是红罗山请的,叫金角、银角、鹿皮大仙,说要跟南朝比本事,分输赢。”两位元帅心里有点打鼓:“以为杀了三太子、哈里虎,金眼国手到擒来,哪知道又冒出这帮道士!这帮家伙肯定有妖法,古怪着呢!前面白费功夫,现在又得从头打。这国太难打了,咋办?”马嘴快,说:“前撒发国一个道士就让我们够呛,现在三个,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不如回去吧?路远国多,这不半途而废吗?”元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跟金眼国打到这份上,能算了吗?以后别再说这话,动摇军心,祸害不小。”马公公没趣了,不吭声了。
底下突然冒出来一员大将,大喊:“元帅别愁!这几个野道士能有多大能耐?末将不才,愿出战抓他们来献功!”元帅一看,这人七尺高,脸黑得像煤块,眼睛亮得像晨星,嗓门跟打雷似的,穿绿锦袍,披雁翎甲,手里月牙铲,是南京豹韬左卫游击将军雷应春。这人脾气刚,刀锯鼎镬都不怕。元帅说:“雷将军勇是勇,但一个人不行,得再找几个帮手。”话没说完,又闪出两个将军:一个是束发冠、兜罗袖的王良,一个是铁幞头、红抹额、拿狼牙棒的张柏。俩人说:“我们不才,愿帮雷将军抓妖道,献给元帅!”元帅大喜,每人赐三杯酒壮胆。
三位将军绰了兵器,跨了马,领着兵就去了。到荒草坡前,接天关下排着上万番兵,当头站着三位大仙:金角居中,银角左,鹿皮右。前面仙风道道,后面杀气腾腾。雷将军说:“这仨道士肯定有法术,咱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冲进去,出其不意!要是等他们施法,就不好办了。”张狼牙说:“是。”王应袭说:“是。”就这两声“是”,三个人三匹马,三样兵器,杀过去了。
杀到关下,番阵一阵香风扑来。三位大仙升起三朵白云,越升越高,一会儿人没了,白云也没了。雷将军心里一紧:“坏了!仨道士腾云跑了?”王应袭说:“肯定是骗咱们进关,跑不了。”张狼牙说:“明明是腾云了,怕啥?要怕不如回南京待着,何必来这儿?”雷将军突然福至心灵,说:“下西洋以来,各位都立功了,就我没啥表现。不管计不计、骗不骗,我杀进去!成了是老天赏的,不成马革裹尸,死而无怨!”王应袭说:“打敌人就是功,雷将军敢进,我跟着!”张狼牙说:“你们进得我也进!一起冲!”仨人合计好了,杀上关。关里没打仗的大将,全靠仨道士。仨道士跑了,国里没主,军民抱头鼠窜,谁敢挡?南朝三个将军一直杀到番王殿上。
元帅在中军,蓝旗来报:“南兵杀进接天关了!”元帅怕孤军有失,传令:游击马如龙带兵从南门进,胡应凤带兵从北门进,左营大都督黄栋良、右营大都督金天雷带兵从接天关进去策应,水军大都督陈堂、副都督解应彪各带五十艘船、五百水军从水关门进。金眼国哪经得住四面八方打,番王吓得说不出话,抖着躲后宫不敢出来。雷将军到殿上抓住官员,让他们交出番王,一个个都不吭声。雷将军气坏了,抓过一个砍一刀,抓过两个砍两刀。官员们没办法,右执班大头目萧哒口禀出来说:“将军息怒,容我们一会儿送国王出来投降。”雷将军正怒火攻心,喝道:“呸!你啥人?敢骗我!你想慢我军心!”萧哒口禀没法子,直磕头劝。雷将军气头上恨不得抓着番王,俩人正僵着,元帅传令:各军退三十里,许番王改过自新,不许杀一人、抢东西,违者军法处置!雷将军得令,只好撤兵。
萧哒口禀请出番王,商量退兵。番王说:“后悔没听左丞相的话,现在后悔莫及。”萧哒口禀说:“左丞相在牢里,不如放出来,就有办法了。”番王立刻放人,说:“以前没听您的话,今天真羞愧。”萧哒口禀说:“主忧臣辱,是我的罪。今天这事儿,您说咋办?”番王说:“中国管夷狄,夷狄服中国,这是理。现在我们没路了,只有投降。”番王:“投降咋整?”萧哒口禀说:“古人肉袒负荆、面缚衔璧,就是现在这样。再写封降书、降表,进贡天王,就行。”番王:“赶紧准备!”
准备好了,番王带着萧哒口禀等人到宝船见元帅,肉袒负荆。元帅说:“你负隅顽抗,该重罚。看在你臣子忠孝份上,饶你一次,起来吧。”番王起身行礼,递上降表,元帅让中军官收好。又递上降书,元帅拆开看:
金眼国国王莫古未伊失谨再拜奉书于大明国钦差统兵招讨大元帅麾下:侧闻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圣人中天地而为华夷之主,首民物而为纪法之宗。同此有生,罔不率俾其藐西洋之丑类,陋金眼之遐陬。未识王猷,致扬威武。连连执讯,矫矫献俘。稚子无知,穷九攻九却之计;将臣贾勇,触七纵七擒之威。且粉骨碎尸,宁获宽恩茂德。活我喘息,保我社稷,求我子孙及我黎民,春育海涵,天高地厚。从今之日,至死之年,从子之孙;至万之亿,条支若木,愿顺指挥,奇干善劳,毕修职责。某无任激切惶恐之至。
元帅看完,番王又递上礼单。元帅说:“我们费这么大劲,不是为了这点礼物。你要知道华夷之分!自古只有中国才有夷狄,中国是君是父,夷狄是臣是子,哪有臣子敢背君父?中国是首是冠,夷狄是足是履,哪有足敢加首、履敢加冠?”番王带着俩头目磕头如捣蒜,说:“晓得!晓得!”元帅说:“你这么倔强,该灭你国、绝你祀、砍你头、迁你子孙!因为你国有子尽孝、臣尽忠,我才饶你,你别以为我们好欺负!”番王又磕头,说:“以后不敢倔强了!”
元帅说:“昨天你还去红罗山请道士,啥意思?想用道士降我们?自古到今,只有中国代代相传,哪有神仙守着一个国的?这是谁的主意?”番王怕元帅发怒,不敢隐瞒,磕头说:“请道士是死鬼哈里虎说的,是萧哒口禀去的。”元帅问:“今天投降是谁的主意?”番王:“是左执班萧哒哈。”元帅说:“赏罚不明,怎么令军、怎么服人、怎么昭示后人?”立刻叫军政司取银花彩缎,给左执班挂红;叫刀斧手把右执班推出去砍了。军政司挂红,元帅又让鼓乐送左执班回衙,门口挂着“顺天者存,与此同赏”的牌子。萧哒哈风光无限,老百姓都叹息:“早听萧爷的话,不至于此!”刀斧手献上头,元帅让军鼓手在各门各街号令,挂着“逆天者亡,与此同罪”的牌子。老百姓都说:“这老儿自找的,多此一举!”赏罚完了,番王和左执班来拜辞,元帅说:“以后再敢这样,我们中国雄兵百万,战将千千,别说十万里外,就是百万里外,取你头如探囊取物,灭你国如摧枯拉朽!晓得吗?”番王:“晓得!晓得!”左执班:“再不敢了!再不敢了!”辞了番王,元帅吩咐纪功赏宴,诸将庆功。都说:“元帅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招远人的方法没比这更好的了。”元帅说:“金眼国侥幸过了,那三个道士驾着白云跑,不知啥来头?前面怕还有事儿。”王爷说:“邪不胜正,哪有邪术能翻天地的?就算能翻天,也不怕他!”话没说完,元帅传令开船。船走了几天,远远望见一座山,山顶紫雾腾腾,瑞烟霭霭。有诗为证。
瑶台无尘雾气清,紫云妙盖浮烟轻。
朝拥华轩骋丹曜,慕驱素魄摇金英。
义轩素魄岁年久,琼宇珠楼何不有。
天公吹笛醉倚床,玉女投壶笑垂手。
万里银河共明灭,夹岸榆花纷似雪。
红云冉冉日更长,天上人间永乖别。
层崖有书不可通,层崖有路谁能穷?
海外未传青鸟使,山中今见碧霞容。
复道重岩闭丹穴,石赛天门飞玉屑。
文石高擎云母盘,彩虹倒挂苍龙节。
别有古殿幽潭深,玄林奇石同沉沉。
已见飘霜夏不歇,还看飞雨冬常阴。
夏霜冬雨两奇绝,石榻金炉秘丹诀。
采芝种玉有夙缘,此事谁从世人说?
世人贱身贵立勋,摇精盗智徒纷纭。
就中林卧观无始,古来惟有榔梅君。
元帅看了会儿,说:“那三个道士说住红罗山,这山有异云怪气,怕就是红罗山!吩咐船往海中间走,别靠太近,避之则吉。”元帅小心,哪知世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一阵海风,把千百号宝船全刮到山下来了。元帅说:“快让探子上岸看看啥国?有啥妖邪?”探子一会儿回来:“就是个空山,没国没妖邪。”王爷说:“前日说那道士住吸葛刺国界的红罗山,没国就不是红罗山。”老爷说:“没国就开船!”刚开到海中间,又是一阵风,船又刮到山脚。元帅说:“邪门!再开!”又开到中间,又一阵风,船又刮到山脚。
元帅说:“事不过三,别开了!”传令五营大都督上岸扎营,四哨副都督守水寨,各游击将军分兵巡哨,防备不测。吩咐完,元帅说:“水陆都安营了,随他什么道士来吧!”王爷说:“知己知彼,咱们不知道山上啥动静,安营也白搭!”老爷说:“那快让探子上山!”王爷说:“怕是那三个道士,抓了他们漏泄军情!”老爷说:“让王明去吧。”王爷说:“王明不行。依我看,事要细,让王明往山南上,黄凤仙往山北上,俩人仔细探。”老爷说:“行!”就让王明往山南,探有啥民居、岩洞,当天回报;黄凤仙往山北,探有啥房舍、神仙、妖魔,当天回报。
王明领命往山南走,一手隐身草,一手戒手刀,找到条小路,七弯八拐走了二三十里,才见座石门,上写“红罗山第一福地”。王明想:“都说门路路有门,这深山真有门!”拿着草和刀,跑进去,又见小石门,上写“白云洞”。王明说:“神仙洞府!门关着,咋知道里面啥样?敲敲看!”捡石头敲了两下,没动静;再敲,还是没。王明说:“空洞儿,没神仙,我站这儿干啥?下山回复元帅吧!”拿起草刀,走出石门,刚到门口,念:“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旁边有人接:“献世几千年。”王明一惊:“谁?仙童?”抬头看,没人影。又念:“洞中方七日,……”又有人接:“献世几千年。”王明慌了,喝道:“呸!鬼吗?接我下韵?”那人叫:“王克新,你有运气才撞到这山里!”王明放下草,问:“你是谁?咋不现身?”扑通一声,跳出个人来,是唐状元的金紫夫人黄凤仙!王明问:“夫人咋到这儿?”黄凤仙说:“元帅让我往山北探路,我到这儿了。”王明说:“你咋不叫我,接我下句?”黄凤仙说:“你有隐身草,我看不见你。”王明说:“我咋看不见你?”黄凤仙说:“我路不熟,偷偷来的,你自然看不见。”王明问:“你看见啥人了?”黄凤仙说:“没看见人,只看见个物件。”
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