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刘娥只是个孤儿-为什么她能够一步登天独揽大权 (刘娥只是个孤儿吗)

刘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差点就成了宋朝的,武则天,,她是宋真宗第三位皇后,宋真宗死后刘娥总览大权,把持朝政十余年,期间将反对她的势力全部击败,不过...

admin

刘娥的故事,你真的了解吗?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位宋朝的狠角色。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差点就成了宋朝的“武则天”。她是宋真宗的第三任皇后,等宋真宗一走,她就把大权攥手里了,十多年里朝政基本她说了算,反对她的那些人,最后都被她给收拾了。不过后来人评价她,说她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意思是有吕后、武则天的本事,但没她们那么坏。当时居然有大臣上书,说刘娥您现在完全可以称帝了,结果刘娥却说,她不会做对不起大宋的事。可她掌权是明摆着的,她心里到底咋想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刘娥只是个孤儿-为什么她能够一步登天独揽大权 (刘娥只是个孤儿吗)(图1)

女人掌权,前面有吕后、武则天,后面有慈禧老佛爷。其实宋朝初期,也有过后宫干政的事儿,这人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没错,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那个原型人物。不过“狸猫换太子”到底是真事儿还是后人编的戏说呢?

一般帝王选皇后,首先得出身好,最好是王侯将相家的女儿;其次得漂亮,能拴住皇上的心;最后得有脑子,后宫里勾心斗角,没点脑子连命都可能保不住,更别说当皇后了。

那平民出身的刘娥,咋就一步登天独揽大权了呢?漂亮肯定不用说了,关键是四十多岁还能被宋真宗独宠,说明刘娥真不是一般人。再看她爬到权力巅峰的路,只觉得四个字:命该如此。

刘娥是四川人,大家都知道蜀地出美女,13岁就嫁人了,老公是个银匠,在当地还挺有名气的。夫妻俩婚后跑到了当时的“北上广”——也就是京城开封,做银饰买卖。

刘娥只是个孤儿-为什么她能够一步登天独揽大权 (刘娥只是个孤儿吗)(图1)

做买卖肯定要抛头露面,没多久刘娥的美貌就被襄王府的侍从看上了,侍为了讨好襄王,赶紧去报告了。襄王赵恒(后来的宋真宗)跑去一看,好家伙,对刘娥一见钟情,饭都吃不下了。

侍从看出了赵恒的心思,找到银匠说,襄王看上刘娥了,想把她弄进王府。银匠心里盘算:自己这小本生意,混口饭吃还行,想富贵难啊,不如趁机攀上王府这棵大树,于是就隐瞒了和刘娥是夫妻的事实,说两人只是表兄妹。

于是赵恒把刘娥接进了王府,宠得不行,打算娶她当王妃。结果这事被宋太宗知道了,老头儿觉得刘娥出身太低,横插一杠子,下令把刘娥赶出开封城,还让赵恒娶了大将潘美的女儿潘氏。不过潘氏命薄,没生儿子就死了,22岁就走了。于是宋太宗又让赵恒娶了郭氏。

赵恒可没忘了刘娥,偷偷把她养在城外一个王府侍从家里,吃穿用度都由王府供应。刘娥平时也没闲着,天天看书,学琴棋书画,慢慢把自己变成了个有内涵的女人。这么一过,就是十五年。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即位,成了宋真宗。即位后,他立郭氏为皇后,同时把刘娥接进宫,封了个四品美人。这时候刘娥想当皇后,希望还不大。按规矩,该立郭皇后的儿子当太子,等太子即位,就没刘娥啥事儿了。可历史这玩意儿,总是爱拐弯。

郭皇后生了三个儿子,结果都没活过10岁,全夭折了,没多久郭皇后也病死了,刘娥又有了机会。这时候宋真宗想立刘娥为皇后,奈何群臣反对,只好作罢。

后宫里,一般都是母凭子贵,只有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刘娥咋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她一直没怀孕,心里也急得不行。

于是她想了个招儿,靠着宋真宗对她的宠爱,让宋真宗临幸了自己的侍女李氏,对外就宣称自己怀孕了。李氏最后生了个儿子,取名赵祯,刘娥把孩子抱过来自己养,对李氏也不错。可不是“狸猫换太子”里说的那样把李氏打入冷宫,刘娥这锅背的,也太冤了。

刘娥只是个孤儿-为什么她能够一步登天独揽大权 (刘娥只是个孤儿吗)(图1)

宋真宗下诏册封刘娥为皇后。这时候的刘娥已经很有才了,懂历史,晓政事,常帮宋真宗处理朝政,出主意,慢慢就开始插手权力了。

就在刘娥44岁那年,对她倍加宠爱的宋真宗赵恒驾崩了。真宗留了遗诏,立赵祯为帝,皇后刘娥辅政。有了这道遗诏,刘娥就开始光明正大地垂帘听政了。

宋仁宗赵祯那时候才11岁,朝里大臣上奏啥事儿,都由刘娥一个人说了算。当时的宰相丁谓,见皇上年幼,皇后刚掌权不稳,想拉帮结派搞点小动作,被刘娥发现了,直接给罢免了。同时她还培植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士大夫,把政权牢牢抓在手里。

公元1033年,刘娥病重,才把权力还给宋仁宗,没多久就去世了。后人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其实完全可以学武则天自己当皇帝,但她没这么做,说不定是心里还记着宋真宗当初对她的好呢。


上一篇: 历史上的刘娥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能穿龙袍 (历史中刘娥) 下一篇:都说宋朝官员的福利很好-为什么司马光还会穷的吃不起肉 (都说宋朝官员没有权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