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阿拉贡逝世 (法国作家阿拉戈)
历史上的今天,在38年前的今天,1982年12月24日,农历1982年11月10日,,法国作家阿拉贡逝世,阿拉贡1897年10月3日生于巴黎,1982年12月24日卒于同地,父亲曾任巴黎警察局长和法国...
38年前的今天,1982年12月24日,法国作家阿拉贡走了。
阿拉贡1897年10月3日出生在巴黎,1982年12月24日也在同地去世。他爹挺厉害的,当过巴黎警察局长,还做过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不过他出生时有点特殊——他妈生他的时候,他爹早有家室了,所以名义上他是被当弟弟养大的。1916年他在瓦尔-德-格拉斯学医,1917年去当兵,还得了十字奖章。1919年因为参加矿工罢工,被复员了。同年他和勃勒东、苏波一起搞了个《文学》杂志,加入了达达主义,还写了首诗叫《欢乐之火》,毕加索都给他画了插图。后来他和勃勒东他们又建了超现实主义小组,出了三本诗意散文,《幻梦浪潮》《放任集》和《巴黎的乡人》。
1927年1月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写了本《风格论》。1928年11月认识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还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艾尔莎·特里奥莱,没多久就结婚了。之后阿拉贡就走上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路,老跑苏联,写了歌颂苏联的诗集《乌拉尔万岁》,还有小说《巴尔的钟声》,还当过法共《今晚报》的主编。二战爆发后,1939年9月他又去当兵,得过军功勋章,还被俘过,后来逃跑了,参加地下抵抗运动。那会儿他写了《断肠集》《法兰西的晓角》这些爱国诗歌,也写了不少给艾莎的情诗,还有根据烈士事迹写的《共产党人》。战后他发表了长篇小说《共产党员们》,1959年拿了列宁和平奖金。
1958年他出了本历史小说《受难周》,感觉是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里跳出来了。1963年他给加洛蒂的《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写了序,特别推崇“无边的现实主义”。晚年的作品,像小说《处死》《白朗茹与遗忘》,短篇小说集《欺骗真实》,诗集《永别》这些,又有点回到超现实主义的味儿了。
《受难周》这本代表作,写的是1815年3月拿破仑“百日政变”时,路易十八往比利时跑的事儿。有个叫格里科尔特的画家当火枪手保护王室,但一路上他老琢磨艺术和历史的关系,最后想明白了政治态度,到了法国和比利时边界,居然又跑回巴黎画画去了。这小说就是说人得有选择的自由,和萨特说的“自由选择”还挺像的。
阿拉贡这辈子啊,跟20世纪的法国历史、文学史是绑在一块的。诗歌、小说、评论他都写,作品得有100多种了。他政治态度、文艺观点变来变去,但他自己说过,从始至终都没离开过超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