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娥人品如何-是一代贤后还是毒后 (历史中刘娥)
很多人学生时代,都曾对武侠小说情有独钟,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几位大师的作品,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生动传神,为人们构建出一个妙趣无穷的江湖武侠世界,但少有人知的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趣...
很多人学生时代,都曾对武侠小说情有独钟。金庸、梁羽生、古龙这些名字,估计谁都能说上几个吧?他们的书看得人废寝忘食,脑子里整天都是江湖、侠客、武功秘籍。不过要说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其实是清朝一个说书艺人,叫石玉昆。这哥们儿在嘉庆、道光年间特别火,江湖人称“石先生”“石三爷”,说书说得南北闻名。他写的《三侠五义》,以包公断案为底子,后来被不少人捧为“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
《三侠五义》这书火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有人提,评书、戏曲、电视剧改了一遍又一遍。书里的南侠展昭、锦毛鼠白玉堂,那可是家喻户晓的角色,展昭武功高强还特正直,白玉堂性格刚烈有点小傲娇,活灵活现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毕竟是小说,不是正史。书里不少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作者为了写得好看,把历史改得挺厉害,有些甚至跟真人完全是两码事,甚至黑白颠倒。

比如书里有个特别坏的女人——刘妃。她是宋真宗的妃子,长得那叫一个妖艳,但心肠比蛇蝎还毒。就因为跟李妃争宠,李妃生下皇子(还是真宗第一个儿子,以后肯定当太子),刘妃急了,跟宦官郭槐合计了个“狸猫换太子”的损招。
李妃刚生完孩子,刘妃和郭槐就偷偷把皇子换成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跑去跟真宗哭诉,说李妃生了个妖怪。真宗信了,李妃当场被打入冷宫。接着刘妃又让侍女寇珠把襁褓里的太子“用裙绦勒死,丢在金水桥下”,这心也太黑了。
好在寇珠这人还没彻底黑心,下不去手,偷偷把太子交给了正直的宦官陈琳,陈琳又把太子送到八贤王府藏着。后来太子以八贤王义子的身份回宫,当了皇帝,就是宋仁宗。

再后来包公当了开封府尹,把这案子给查清了,真相大白,宋仁宗和他妈终于团圆,刘妃知道自己完了,当场吓死了,算是罪有应得。
但你要是翻翻正史,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真实的刘娥,根本不是书里那个坏女人,反而是个相当厉害的贤后。她就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也就是后来的刘太后。
宋仁宗刚登基那会儿还小,刘太后就临朝听政,掌了十多年权。刘娥挺有见识,一上台就把宋真宗晚年搞的“天书”迷信给停了,让朝廷风气正了回来。
她还特别注重选人用人,怕官员们搞裙带关系,让大臣们把自家亲戚的名字都写出来贴墙上,以后升官就对照名单,有亲戚的一律不用。这么一来,朝廷风气好多了,以权谋私的少了。
除此之外,她还挺能听意见,专门设了谏院,让大家有啥说啥,不用忌讳。水利、黄河治理、减税这些民生事她也抓得紧,最绝的是,她居然在宋朝搞出了史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让商品经济活络了不少。
史学家对她评价特别高,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就是有武则天的本事,但没她的坏)。连司马光都夸她“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宋史》也说“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为宋朝的繁荣出了大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