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虔敬主义的代表之一-哈曼-被誉为-运动之父-狂飙突进 (德国敬虔运动)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是虔敬主义的代表之一,出身十分卑微,然而他却给了启蒙主义一个沉痛的打击,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之父,并为浪漫主义运动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这哥们儿可是虔敬主义里的狠角色,出身那叫一个低微,愣是给启蒙主义来了记重锤,后来还被人称为“狂飙突进”运动的老祖宗,浪漫主义能起来,他算是埋了颗大种子。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人。

哈曼1730年出生在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他爹就是个澡堂看门的,倒是有个叔叔老约翰·哈曼,是巴洛克晚期的作家,也算沾了点光。小时候他请了不少家庭教师,教育这块儿没落下。
1746年进了柯尼斯堡大学,本来学神学,后来又转去学法学,但他自己其实更爱琢磨语言学、文学、哲学,还有自然科学,硬是给自己整了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库。
1749到1750年,他在一家主要推法国思想的杂志社干过活儿。1752年干脆从大学肄业了,跑去当了个庄园主,那会儿主要靠自学。不过这日子过得吧,说实话,挺不顺心的。
1757年,有人委托他去伦敦跑一趟外交和商业的活儿,结果嘛,搞砸了。这事儿对他打击挺大,因为他本来想着当外交官呢,这下全泡汤了。之后他就只能在外头漂着,日子过得相当颓废。
流浪那会儿,哈曼跟一个名声不咋的人搞上了同性恋关系,结果后来这人被个有钱人包养了,哈曼气得不行,绝望透顶。加上那时候他身体也特别差。
所以到了1758年冬天,他就天天自己缩在出租屋里,唯一的安慰就是读圣经。就这么读着读着,他突然来了个神秘的体验,整个人都震了。他发现圣经里的故事简直就是每个人的故事,好像上帝正直接跟他灵魂对话,告诉他有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意义是无穷无尽的。
从这一刻起,哈曼算是跟启蒙主义彻底掰了。
那段时间他写了不少东西,直接否定了启蒙主义那套“人靠自己不用上帝帮忙就能变完美”的瞎想。他觉得人的思维和行动,其实就是上帝借人的脑子完成的上帝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所以人干的所有事儿,其实都在证明上帝存在。
他说:“咱可别忘了,咱干啥都得靠上帝帮忙,就像得靠喘气才能活着一样…咱鼻子里的那口气,其实就是上帝呼出来的气。”
另外,哈曼还怼了启蒙运动说“理性至上”的观点。他觉得得把神启和理性分开,神启是上帝直接把事实告诉你,理性呢,只能对已经给的事实瞎琢磨,根本没法自己创造事实。
“理性最大的毛病和瞎用,就是它非要去解释启示。为了讨好理性就不管圣言的哲学家,跟那帮犹太人也没啥两样。犹太人越是死守旧约,就越是不接受新约。”

哈曼后来回了里加,因为跟老朋友们在信仰和理性上吵得不可开交,就找了调停人康德,给他写了封信。
信里哈曼嘲笑老朋友想靠个哲学家改变他信仰的打算:“我差点儿就笑出声来了,一个哲学家还想给我定个‘最终目的’,让我改观念。我看那份最好的描述,就跟一个懂事的姑娘看情书似的,我看鲍姆加特的说明,就跟看个搞笑小品一样。”
有意思的是,信的最后哈曼还引用了休谟的观点,这引用可太巧妙了。因为休谟本来是想说找不到信仰的理性根据来攻击信仰,哈曼直接给反过来了,说信仰根本没法用理性来批判。这个后来对哲学界影响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