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出现的启蒙运动-为何最终法国成为了该运动的中心 (在英国出现的常见于左利手的罕见病)
你们知道启蒙运动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17—18世纪,欧洲爆发了影响全世界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在17世纪出现在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峰,最后在德国实现总结,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反专制...
说到启蒙运动,大家可能多少有点印象?17到18世纪那会儿,欧洲搞出了一场影响超大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17世纪在英国冒头,18世纪在法国火得一塌糊涂,最后在德国收个尾。说白了就是资产阶级带着大家反专制、反教会,想搞个“理性王国”出来。可有意思的是,这场运动的中心没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反倒是学了英国的法国成了主力,这事儿挺值得琢磨的。
13世纪以后,欧洲那些个国家,像西葡、英法、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瑞典什么的,一个个都搞起了中央集权和专制王权。法国呢,绝对是欧洲专制主义的“模范生”,典型得很。15世纪那会儿,路易十一就把国内的封建割据给收拾得差不多了,国家基本统一了。到了法兰西斯一世当政(1515到1547年),君主专制算是正式建起来了。等到了路易十四时代(1661到1715年),法国的君主专制简直玩到了极致。他把法国整成了17世纪欧洲的老大,可也因为天天打仗,国库被掏空,国家实力一落千丈,社会矛盾也跟着炸锅了。
到了路易十五那会儿,大家早就对王权死心了。路易十五被不少人觉得是法国历史上最失败的国王之一。他掺和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打了8年,钱花光了才停战。后来七年战争(1754到1763年),法国在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被英国抢走一大堆,殖民霸权算是彻底崩了。这些事儿都让法国人憋了一肚子火。1774年路易十五死了,还留下一句名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当时法国社会分三拨人:第一拨是天主教教士,第二拨是贵族,第三拨就是平民了,里面主要是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还有干手工活的工人。前两拨都是法国的老贵族,靠着特权和税收压榨平民,自己却过得奢侈得不行。法国启蒙运动的头头伏尔泰,就因为揭发宫廷里那些乌烟瘴气的事儿,被抓进去过两次。孟德斯鸠也写了本《波斯人的信札》,暗戳戳讽刺法国社会的黑暗。
这破专制制度越搞越烂,社会矛盾越来越深,还挡着法国资本主义往前走。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仅次于英国,可本质上还是个农业国。全国大部分地都在贵族和教会手里,95%的农民压根儿没地,只能当佃农。大部分农民穷得叮当响,哪有钱买东西?所以法国国内市场小得可怜,资本主义只能靠殖民贸易续命。可年年打仗,不仅国库空了,老百姓活不下去,海外市场还丢了不少。七年战争一打,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基本没了,对资本主义打击挺大。王室没钱了,就一个劲儿加税,剥削得更狠了。
这么一来,大家就开始琢磨了,这王权到底对不对。启蒙家们先想明白了,专制就是最烂的制度,孟德斯鸠就吐槽过:“专制的国王没有任何基本法律,也没有法律的保卫机构”,“君主的意志一旦出来,就得算数”。接着他们从理论上否定王权,提出“社会契约论”,说君主的权力其实是人民给的,卢梭还进一步喊出“主权在民”。最后他们画了个大饼,搞个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法制的“理性王国”,取代现在的君主专制。
再看看欧洲其他国家,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这些大陆国家,正跟着君主往强了走,资本主义跟专制还没闹到撕破脸;英国呢,已经搞了君主立宪,专制制度没了,社会蒸蒸日上。偏偏法国卡在了最难的节骨眼上:专制的祸害早就根深蒂固了,可要改造社会又到处是绊脚石。这么一看,也只能是法国成了启蒙运动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