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高柔人物生平简介-高柔历史评价 (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在哪里)
高柔的父亲高靖,曾任蜀郡都尉,高柔却留在陈留,当时曹操为兖州刺史,高柔对城中的人说陈留乃四战之地,曹操又有进图四方的愿望,未会安守兖州,而且张邈起兵时是陈留太守,现跟随曹操恐怕会叛变,劝人们尽快离开,...
高柔他爸高靖,当过蜀郡都尉,可高柔自己没跟着去蜀地,反倒留在了陈留。那时候曹操刚当上兖州刺史,高柔就跟城里人说,陈留这地方是四战之地,曹操这人野心大,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兖州,而且张邈以前是陈留太守,现在跟着曹操,保不齐哪天就反水了。劝大家赶紧跑,躲开打仗。可惜啊,那时候都觉得张邈和曹操铁得很,加上高柔年轻,没人信他。高柔的堂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后来高干喊他去河北,他就跟着宗族去投奔高干了。结果他爸突然死了,高柔也不管兵荒马乱路途远,硬是跑回蜀地去治丧,吃了不少苦,三年后才回到北方。
辅佐曹氏
建安九年,高干和他一起投降了曹操,曹操就让高柔当菅县县长。县里人早听说过他,有几个坏蛋官员自己吓跑了,高柔反倒把他们留下来,包容以前的事,结果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好官。可惜高干第二年就在并州反了,高柔虽然没掺和,但曹操还是想找借口杀他,派他去当刺奸令史。没想到这活儿他干得特别溜,办案子公平,牢里没积压的犯人,天天晚上抱着文书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曹操一看这架势,才觉得这小子行,提拔他当了丞相仓曹属。
审事献谋
建安十六年,曹操要派钟繇他们去打张鲁,高柔赶紧劝他,说带兵进关肯定会惊动马超、韩遂,他们以为要打自己,说不定就反了。不如先安顿好三辅那边,三辅稳了,招降张鲁就容易了。曹操没听,钟繇他们一进关,马超、韩遂果然就反了,唉。
建安十八年,曹操当了魏公,建了魏国,高柔升了尚书郎,后来又当丞相理曹掾。那时候合肥有个叫宋金的军人跑了,有人提议把他妈、老婆、孩子、弟弟全杀了,高柔不干,说这么狠没用,反而让人没活路,更想跑了。对人家好点,说不定他们就回来了。曹操听了,那些逃兵家属都活下来了。
后来高柔去颍川当太守,又当法曹掾。那时候朝廷设了校事,专门盯着官员,高柔觉得校事这职位不上不下,还老按自己喜好办事,得整顿整顿。可曹操信赵达,觉得他能管住百官。结果后来赵达他们干坏事发,曹操杀了他们,也算给高柔道了个歉。
秉公执法
曹丕当上皇帝后,让高柔当治书侍御史,封了关内侯,又加了治书执法。那时候诽谤的话多,曹丕下令说谁说坏话就杀谁,举报有赏。结果搞得大家互相咬,高柔赶紧劝他取消这法令,别冤枉好人。曹丕没马上听,但高柔审案子的时候,假的就轻罚,稍微犯点错的罚点钱就完了。
公元223年,高柔升了廷尉。魏朝刚开始那会儿,三公基本不管事,高柔就上书说,国家得靠大臣辅助啊,商汤有伊尹,周文王有姜子牙,现在三公闲着不干活,这哪行?朝廷有难处、刑罚大事,得多问问他们。曹丕听了挺高兴,采纳了。到了黄初七年,曹丕跟御史中丞鲍勋有旧怨,找茬要杀他,高柔死活不批,曹丕直接把他调走,硬杀了鲍勋,不管别人怎么说。
劝谏辅主
曹叡当皇帝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那时候博士都跟着学习,但升官最多当县长,高柔觉得这不对,应该按学问品行来提拔,别卡死。曹叡也听进去了。后来曹叡大修宫殿,老百姓累得要死,还选了好多美女填后宫,结果皇子一个个都夭折了,没继承人。高柔又上书说,吴蜀那边天天练兵,咱们该备战,别瞎盖宫殿,浪费钱和民力。美女也别选太多,后宫太多可能影响子嗣,挑点够用就行,剩下的放回家。曹叡回话说,知道你忠心,为朝廷着想,别的我也知道了。
那时候禁苑里打猎抓得严,宜阳县有个叫刘龟的典农,偷偷在禁区射兔子,功曹张京告发了。曹叡把张京名字藏起来,把刘龟抓了。高柔上表要告发者名字,曹叡火了,说刘龟该死!敢在我的禁区打猎,送到廷尉就该拷打,问什么告发者名字?难道我乱抓的?高柔说,廷尉是天下最讲理的官,能因为陛下喜怒就坏法吗?又上了一道奏,说得挺恳切。曹叡想明白了,告诉了张京名字,高柔回去审,两人该罚的罚了。
有个叫解弘的司徒吏,他爸死了,正好军队要行动,他不去,说病了。曹叡下诏说,你又曾参闵损,装什么孝子?赶紧抓起来拷打至死!高柔一看解弘确实病得厉害,就上书说饶了他吧。曹叡后来也赦免了,说解弘真是孝子。
当初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在京城给他叔父当人质。公孙渊还没反的时候,公孙晃就跟曹叡说过他想反。后来公孙渊真反了,曹叡不忍心在街上杀他,想关死。高柔上书说,按律该斩,但公孙晃确实说过他弟弟的事,像孔子救司马牛、祁奚救叔向那样,该宽恕。要么赦免,要么公开处决,这么关着让他自杀,别国看了会疑惑。曹叡不听,最后让人送了金粉给公孙晃他们,让他们喝了自杀,还给了棺材衣服。
那时候禁地里杀鹿要处死,财产没收,告发有赏。高柔又上书说,圣明君主都重视农业,省着花。现在百姓徭役多,种地的少,禁鹿害得鹿吃庄稼,损失大了,几百里地颗粒无收。打仗或荒年怎么办?该放宽禁地,让百姓抓鹿,这样百姓有好处,国家也有储备。
正始六年,高柔升了司空;正始九年,又当司徒。后来曹爽和司马懿斗,他站司马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让他假节行大将军事,占了曹爽军营,还说“你成周勃了”。曹爽被杀后,高柔封了万岁乡侯。甘露元年曹髦即位,进封安国侯,当太尉。曹奂即位,又加了封地,两个儿子也封了亭侯。景元四年高柔去世,九十岁,谥元侯,孙子袭爵。咸熙年间改封昌陆子。
历史评价
曹叡说:“知道你忠诚,为朝廷着想,敢说真话,其他事我也听说了。”
司马懿说:“你成周勃了。”
陈寿说:“高柔懂法理,当官二十年,元老到退休,比徐邈、常林差了点。”
王夫之说:“曹操智穷的时候,有荀彧、郭嘉、荀攸、高柔这些人帮着,算无遗策。”
赵构说:“高柔不因皇帝喜怒毁法,游肇不因皇帝敕命乱写,何况对普通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