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宋神宗为什么敢自称-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神 (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

说到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有最辉煌的时刻,经历了春秋战国,汉楚之争,隋唐天下,宋明清直至近代乃至如今,每个时期都有许多,像隋朝的开凿大运河,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每个朝代都有不少具有传奇色彩或者背...

admin

说到中国历史,每个朝代都有高光时刻,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汉唐盛世威震四方,宋明清各有各的传奇。但今天咱们聊个有点特别的皇帝——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这名字挺有意思,古代皇帝庙号带“神”字的真不多见,为啥偏偏他叫“神宗”?这哥们儿到底算不算昏君啊?

宋神宗为什么敢自称-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神 (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图1)

先说说这个“神”字咋来的。古人给皇帝上庙号,可讲究了,一般“神”这字儿都挺慎重,毕竟在老百姓眼里,“神”是高深莫测、不能随便用的称号。那赵顼咋就摊上“神宗”了呢?

当时有官员解释说,以前那么多好皇帝,庙号里都没带“神”字,这字儿妙就妙在“难其称”——太难精准概括了。不过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守成派大臣搞的小心思。神宗刚驾崩,守成派本来就反对他的变法,总不能当着面骂他吧?但心里又觉得他折腾得太过,于是挑了个“神”字,听着像夸“圣神”,其实有点“不知道咋夸,先糊弄一下”的意思。

查查“神”字的解释,有好几个版本:“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圣不可知曰神”……这么一看,最贴切的可能是“民无能名曰神”——意思就是“老百姓不知道该咋形容他了”,这不就有点“词穷”的意思了嘛。

再说说赵顼这人,不能简单用“好”或“坏”打发了。他20岁登基,正是年轻人一股冲劲儿的时候。看着北宋当时的问题——冗官、冗兵、冗费,他不像有些老皇帝磨磨唧唧,直接就想动手改。

他重用王安石搞变法,想富国强兵,这事儿本身就挺有魄力的。说明他不是那种躺平的皇帝,真想干点实事。但问题就出在后面——他这魄力,好像不太持久。

变法一推开,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奶酪,反对声直接炸了锅,连太皇太后、皇后都站出来反对。这时候神宗该硬气点啊,结果他倒好,开始自我怀疑,不仅没帮王安石挡住这些枪子儿,有时候还反过来质疑王安石的措施。有人评价他“气魄不够宏大,思想不够深刻,性格不够刚毅”,说白了就是干大事儿,心不够狠,手不够稳。

不光变法这儿露怯,后来的元丰改制,他想改官僚体制,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态度不坚定,改了半天没达到目的。对西夏用兵也是,小赢了几场就飘了,非要派兵深入敌境,结果被西夏反扑,输得挺惨。王夫之就说过,宋政之乱,自神宗始,说他不是因为他奢淫残暴,就是太想治好国家,结果下面的人瞎折腾,把天下搞乱了。

还有,他搞变法本来是想“抑制兼并”,让国家富起来,结果呢?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怕得罪上层权贵,最后负担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操作就挺让人无语的。

宋神宗为什么敢自称-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神 (宋神宗为什么叫神宗)(图1)

《宋史》里倒也夸了他几句“天性孝友”“厉精图治”,说他对两宫太后侍立终日,不修宫室不游幸,挺节俭的。但后面又说他“悻悻自信”,听不进劝,最后“废逐元老,摈斥谏士”,把新法硬推到底。这么看,他这人吧,有理想有冲劲,但性格里优柔寡断的毛病太致命了,最后搞得变法不成,还惹了一身怨。


上一篇: 强光了钱-最后连老婆都被抱走-皇太极灭了林丹汗的国 (强光是啥) 下一篇:水浒里有几位被招安的好汉明明手握重权为什么不帮宋江报仇 (水浒里有几位女性)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