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刘宋巫蛊案是怎么一回事-弒父篡位-下咒不成 (刘宋巫蛊之祸)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适逢乱世,导致皇室出现很多乱象,弒君、乱伦层出不穷,比例也高出其他朝代许多,南朝宋文帝太子刘劭因为给父皇扎小人不成,导致之后弒父篡位,学者黄旨彦研究,在这位荒唐太子的故事里,皇姐东阳...
魏晋南北朝那会儿,天下乱糟糟的,皇室里破事特别多,弑君、乱伦啥的,比例比其他朝代高不少。南朝宋文帝太子刘劭因为给父皇扎小人没扎成,后来干脆弑父篡位。后来有学者黄旨彦研究,说这荒唐太子的事里,他姐东阳公主的宅子起了大作用,那地方特殊,好多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行动,都选在那儿干。

故事的主角是太子刘劭、同母姐东阳公主刘英娥、异母弟始兴王刘濬。据史书记载,宋文帝在位时挺鼓励种地养蚕的,宫里还自己养蚕,想带个头,让老百姓跟着学。
有位叫严道育的巫女,她老公抢了东西被牵连,进了宫当官婢。东阳公主的侍女王鹦鹉,不知道从哪儿听说这严道育能通灵,使唤鬼神,特灵,就告诉了公主。公主好奇,跟文帝撒谎说严道育养蚕在行,把她叫进宫。从此严道育就能自由进出公主府了。
公主让严道育露一手,严道育就回了句“我供的天神,会给显征兆”。意思就是老天爷会有表示,让公主等等。当天晚上公主睡觉,“征兆”真来了——她看见身边有萤火虫似的流光飞进来,钻进她的巾箱,变成两颗青珠子。这下公主彻底信了严道育的神通,跟太子刘劭说了这号人物。刘劭也好奇,就开始偷偷琢磨事儿了。
刘濭一向是刘劭的小尾巴,俩人老一块儿犯宫规,没少被皇上骂。刘劭怕这些事被文帝知道,就让严道育施法,让文帝蒙在鼓里。严道育也跟太子兄弟打包票,绝对不让文帝知晓,于是没日没夜地又唱又跳作法。刘劭对严道育挺满意,就奉她当“天师”。这么一来,刘劭就决定用严道育这通灵的本事,姐弟仨合计着搞巫蛊。
刘劭开始动手,听严道育的指示拿了块玉,刻成文帝的样子,按严道育指点埋在含章殿前。公主的奴仆陈天兴,被王鹦鹉收当义子,俩人还搞一块儿了。刘劭主导的巫蛊计划,除了公主和刘濬,连侍女王鹦鹉、陈天兴,还有宁州送来的黄门郎庆国都掺和进来了。刘劭怕泄密,就给陈天兴封了个“东宫队主”的官——虽然他原本就是个奴仆。
王鹦鹉还帮太子兄弟俩藏着巫蛊计划的往来信件。她虽然是公主的贴身侍女,但跟刘劭暗地里不清不楚。后来刘劭弑父篡位,他老婆殷氏临刑前说,自己当皇后只是暂时的,该当皇后的应该是鹦鹉。可见公主和她这侍女,卷得多深。这计划太依赖侍女联络了,也说明刘劭他们老爱在姐姐东阳公主的宅子里聚会。毕竟是亲姐弟,刘劭老去公主那儿吃饭,文帝也没觉得奇怪。
结果呢,巫蛊计划还没成功,东阳公主先没了。公主没儿子,她那宅子和奴婢按律得朝廷收回,巫蛊眼看就要露馅。刘劭和刘濬怕知道内情的王鹦鹉被分到别处不好联络,就偷偷给她张罗婚事,把王鹦鹉嫁给刘濬的府佐沈怀远当小妾,没跟文帝说,只跟文帝关系好的临贺公主稍微提了一嘴。
不过文帝听说刘劭用一个奴仆(陈天兴)当东宫队主,很不高兴,派身边宦官奚承祖去问刘劭:“你把东阳公主的奴仆陈天兴私自安排了职位,那公主的侍女王鹦鹉又嫁哪儿去了?”刘劭回说:“以前东阳公主在的时候就答应让陈天兴来我身边了,他人样身材也合适,就给了他职位。”问王鹦鹉,刘劭就撒谎说没安排嫁人。事后刘劭知道自己犯了欺君大罪,赶紧让刘濬去通知临贺公主,要是文帝问起王鹦鹉,就说还没嫁人。刘濬还写了封暗号信给刘劭,觉得跟临贺公主串供太难,不如算了,另外得赶紧把陈天兴处理掉,还希望靠严道育的法力,让文帝早点驾崩。
王鹦鹉也怕跟陈天兴私通的事露馅,就让刘劭把陈天兴杀了。黄门郎庆国听说陈天兴死了,怕自己遭殃:“巫蛊这事,只有我、陈天兴、王鹦鹉传过话。现在陈天兴死了,我不危险了吗?”他良心发现,跑去跟宋文帝报告了。
宋文帝听完,又惊又伤心,但还是派人查抄了王鹦鹉的家,搜出刘劭和刘濬上百封巫蛊相关的信,又去含章殿前挖出了那个巫蛊玉人。文帝气坏了,下令抓严道育,可她已经跑了,后来换上尼姑衣服躲起来了。刘劭兄弟俩面对文帝责问,一个劲儿道歉。这没成功的巫蛊事,埋下了后来刘劭弑父篡位的祸根。
从这故事能看出来,魏晋南北朝时公主的宅子,因为公主能完全做主,就算公主成亲了,驸马和长辈也不能随便进。有了这宅子,公主在新家不安心时,就有个自己的地儿。公主能完全支配这地方,就成了她搞政治的小基地,宅子又在宫城外,方便跟外面人联络,又能跟朝廷保持密切关系,帝王还爱在这儿办宴会,宴会上的气氛对谈事也帮忙,这说明公主凭着是皇帝的姐妹或女儿,对朝廷里“广义的家务”也能说上话。这种公主宅子的特殊性,一直延续到唐代安史之乱前,那会儿好多公主在朝廷上表现亮眼,让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