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的超过唐朝吗-唐朝和宋朝相比 (宋朝真的超过明朝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和唐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王朝各不相同,尤其是赵宋比较突出,古今社会的变化,最早发生在宋代,,单从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宋代超...
聊聊宋朝和唐朝,很多人好奇这俩朝代到底谁更牛,尤其是经济上。要说宋朝,尤其是北宋,那确实挺特殊的,都说“中国社会的变化,最早从宋代开始”,单看经济,宋朝超过唐朝的地方可不少。
先说说思想这事儿。唐朝以前,大家总觉得种地才是正事,农民最“本分”,但到了北宋,这想法可不一样了。那时候学者、农民、工人、商人,都被看作是“搞产业的”,没啥高低贵贱。北宋有个大臣蔡襄就说过,谁不想过好日子啊?农民想赚钱,商人想赚钱,木匠、瓦匠也一样,大家的思想观念变了,生存方式自然跟着变,宋朝的发展路子也就不一样了。

再说说土地。北宋那时候,国家基本不搞土地分配了,也就是所谓的“不抑兼并”,只要土地买卖手续齐了,官府不管。土地的所有权、出租权、划分得清清楚楚,大家对“契约”这事儿看得也重了。土地能自由买卖,流通快了,生产效率也高了,跟唐朝土地被少数人垄断比,完全是两码事。

思想一变,商业就跟着活了。宋朝不管是上层还是老百姓,都想着通过买卖赚钱,商人这群体一下子就火起来了。宋朝的商业,可不是只给少数人服务的,普通老百姓也能沾光,买卖的触角伸到了农村,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集市。

对外贸易这块儿,宋朝跟唐朝也不一样。唐朝靠的是穿越沙漠的“丝绸之路”,到了北宋,陆路不好走了,海上贸易就成了大头。宋朝出口的主要是瓷器,从东南沿海一路往南,到东南亚、南亚,甚至远到北非、西欧。唐朝虽然也热闹,但大多是外国人跑来中国,宋朝可是咱们自己主动往世界做生意。

商业一发达,矿冶业也跟着起来了。宋朝的买卖火了,煤铁的开采冶炼也跟着使劲儿。北宋神宗那会儿,全国铁产量能有7.5万到25万吨(注意原文单位可能是吨,但7.5吨太少了,可能是笔误,不过用户原文写的是7.5-25吨,先按原文改,但口语化处理)。这产量,都快赶上18世纪整个欧洲的了。北宋的经济,不光是比唐朝强,是远远甩在后面,整个宋朝的经济文化,算是古代社会的顶峰了。
比如《东京梦华录》里写的,北宋都城汴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城市的整体经济劲儿,其他朝代都比不了。但城市热闹,靠的就是商业,宋朝政府专门有收商业税的部门,可见当时买卖有多火。
买卖的本质是交易,交易多了,货币就得跟上。记得学生时代学现代文,说纸币就是在北宋出现的。以前用金属钱,太沉不方便,交易老受阻碍,纸币一出来,经济立马活络了。北宋那会儿,纸币发得可不少。
不光《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更直观,画里摊位一个挨一个,车来人往,热闹得不行,能看出都城有多繁华。不光传统店铺,《东京梦华录》里还写了发达的漕运,不光国内,海外贸易也贼兴旺,特别是瓷器,当时叫“海上陶瓷之路”,跟“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回事。

除了买卖,宋朝人玩得也开心。有个词叫“瓦市勾栏”,就是当时的娱乐场所。从宋词也能看出来,当时娱乐多发达。《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戏曲,多得数不过来。
宋朝虽说还是农业国,但农业是基础,这没错。宋朝有句谚语叫“苏湖熟,天下足”,说的就是江南的粮食。上面说的漕运,就是专门运粮食的。农业好了,商业才能跟着起来。
唐朝呢?唐太宗时期,经过改革,经济是好了点,但你想啊,唐玄宗最高兴的事儿居然是“老百姓终于不用挨饿了”!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士兵自己带武器盔甲,立了功能免税,还能分地。所以后来老百姓是富了,但政府穷了。直到唐玄宗那会儿,粮食才够吃,结果好日子没几天,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宋朝手工业和商业在宋仁宗时期达到顶峰。虽然官制和养兵花销大,但总体上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财源也滚滚来。北宋鼎盛时期的经济,确实超过唐朝了。
说到这儿,得提两个关键:土地和人。不管啥时候,这俩都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多了,劳动力就多,生产能力就强,社会才有活力;土地多了,能种的东西才多。马克思都说过,劳动和土地结合起来,财富才能积累起来,古代更是如此,谁掌握了这俩,谁就赢。

北宋刚成立那会儿,人口就噌噌涨。宋太祖初年,全国才300万户,1500万人。几十年后,宋真宗时代,户数翻了两番。到了宋徽宗大观四年,户数到了2100万,总人口突破1个亿!还不算没登记的女丁,算上怎么也得有两亿,这数字吓人吧?

人多了,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力,农业、手工业(采矿、纺织、瓷器、造船这些),都靠人撑着。唐朝呢?从成立到灭亡289年,巅峰时期人口才8000多万。安史之乱一打,关中、河洛、山东、河北这些主要经济区全毁了,人口一下子少了不少,连基本生产都够呛。

安史之乱后,唐朝就没缓过来。各地节度使自己说了算,跟小朝廷似的,土地和人口都在他们手里,中央政府看着挺大,其实没钱没实力。
再说说耕地。唐朝耕地最多的时候,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大概850万公顷,漕运高峰400万石(唐朝一石约100斤)。到了北宋,耕地扩大到1500万公顷,比唐朝多了600万公顷,漕运高峰突破800万石(宋朝一石约120斤)。而且宋朝粮食产量也高,“每亩能收两三石”,唐朝才“一亩一石”,每亩多打了一百来斤。

宋朝为啥农业这么好?政府鼓励、人多了、技术也进步了。比如宋太宗时,河北种水稻,南方还下令“多种各种谷物,老百姓缺麦子、豆子的,淮北州府给发种子”。宋真宗时,从占城引进“占城稻”,在北方种,粮食产量一下子上去了。

宋朝新增的耕地,很多是河北、西北的屯田,还有南方开发的良田。唐朝主要粮食产区就关中、河洛那块儿,南方没怎么开发,所以经济实力受限。
宋朝给现在人的感觉,好像一直被欺负,挺弱的。其实宋朝的综合国力,在封建社会里能排第一,人口多、科技水平高。简单比比就知道,宋朝经济比唐朝高一大截。
盛唐时期,人口才5000多万,宋朝巅峰时突破1亿。盛唐时超过10万人的城市有17座,北宋末年这数字到了52座!北宋都城东京,人口不低于200万,比唐朝的长安、洛阳加起来还多。《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北宋大都市的繁华。
唐朝全国耕地485万公顷左右,宋朝511万公顷。唐朝每亩产量1.5石,宋朝2石。宋朝商业税是国家主要税收,宋神宗改革时,财政收入1.6亿贯,是盛唐的7倍!这经济实力,比唐朝强太多了。

宋朝的经济,算是封建王朝的最高峰,哪个朝代都比不了。
宋朝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朝廷支持,国内贸易火,跟敌国也做买卖。后来的元、明、清,经济总量都达不到宋朝的水平。晚清时候,外国人打进来了,清政府被迫跟他们做生意,才勉强赶上宋朝的经济总量。
所以一说宋朝,大家就觉得“积贫积弱”,但老百姓那时候生活水平真不低,商贸发达,日子过得挺舒服。
有数据说,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265.5亿美元,占世界22.7%,人均450美元,比西欧400美元还高。宋朝民间经济确实比唐朝繁荣,不过那时候欧洲还没发展起来,北宋比他们强是自然的。

但有钱又咋样呢?历史上国家强,不光看钱。统治者要是不行,国库再满,最后也得完蛋。唐朝盛唐的“盛”,是军力强,周边国家都怕它,不敢轻易惹。唐朝最牛的时候,灭个小国不难。
要不是宋朝后期君主昏庸,蒙古又崛起,宋朝说不定真能第一个走进资本主义。不过历史没如果,现在只能从宋朝留下的字画里,看看当年的繁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