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一生有哪些成就-李侗-最后是怎么死的-理学宗师 (一生有哪些成语)

李侗,1039——1163,,南宋学者,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林乡,现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人,学者称延平先生、文延平,与杨时、罗从彦、朱熹并称为,延平四贤,,又尊称,闽学四贤,他祖父、父皆...

admin

李侗(1039——1163),南宋的读书人,字愿中,老家是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林乡,就是现在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后来学者都叫他延平先生,或者文延平,他和杨时、罗从彦、朱熹并称“延平四贤”,也叫“闽学四贤”。他爷爷和老爸都是靠儒学出身的。李侗24岁才跟着罗从彦学,把罗先生的学问全学来了。学成之后,他就躲到山里,在水竹之间搭个茅草屋,不跟外面来往,就在家乡教学生,专心研究圣人的学问,这么一搞就是四十多年。他能有朱熹这么有名的学生,也算是扬名立万了。

李侗做学问提倡“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觉得人心里有疑问的时候,就靠“静坐思之”来想明白,这样能激发灵性,搞明白人伦和天理。他还特意说清楚儒学和佛道不一样,关键在于掌握“理一分殊”。他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想问题,得自己主动去琢磨,才能把事情想透彻。

一生有哪些成就-李侗-最后是怎么死的-理学宗师 (一生有哪些成语)(图1)

李侗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个“融释”说。他说啊,遇到什么事,就先盯着这件事反复琢磨,把里头的理儿搞透。等这件事彻底想通了、没疑惑了,再慢慢来,接着琢磨下一件。“融释”这两个字用得真妙,意思就是对一件事吃透了,完全明白了。他这方法就是一步步来,先搞懂一件事的特殊本质,再慢慢推到万事万物,这其实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只是他说得比较古朴。

李侗学问很深,朱熹、罗博文、刘嘉誉这些人都是他的学生。朱熹的老爸朱松和李侗是学友,绍兴二十三年,朱熹从同安走着去延平找李侗拜师,那会儿朱熹24岁,李侗都61岁了。从绍兴二十三年到李侗去世,这十年里,朱熹跑了六趟延平,见了五次李先生。每次去都住在李先生家旁边的西林寺。1162年6月,孝宗召朱熹进京,临走前朱熹还专门请教李先生见了皇帝该说啥。李先生让他:“先讲《大学之道》;再说现在不打仗就没法报仇,得靠咱们宋朝自己的力量才能赢;最后说说古代圣王怎么对付敌人。”这三条不光是李侗的学问,也看出他想抗金救国的意思。他把河洛理学传给了朱熹,后来就成了我们熟知的“程朱理学”。

李侗这人性格比较朴实,就爱静坐。不喜欢写书、作文,挺像个隐士的。主要作品有《萧山读书传》《论语讲说》《读易管见》这些,他的语录都是朱熹整理成《延平问答》的,后人还辑了《李延平先生文集》。

他还把黄庭坚夸周敦颐的那句“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当座右铭,经常念叨,让学生也记住。所以后来大家都用“静中气象”“冰壶秋月”“光风霁月”来形容他的品德。

隆兴元年,福唐的太守伍应辰请他去讲学,结果这年十月十五,他在府里的馆舍病逝了,享年71岁。后来葬在延平炉下瓦口村,谥号是文靖。朱熹还特地来参加葬礼,给他写了行状。到了清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还亲笔题了“静中气象”四个字,赏给李家的祠堂。


上一篇: 什么时间更新-骨语-骨语电视剧一共多少集 (王者新赛季什么时间更新) 下一篇:中华五千年-哪位皇帝才是治国理政第一高手 (中华五千年儿歌完整版)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