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还率清军攻下10余城!-大清都亡了
在中国古代,君王为了让臣子对自己忠心,于是便推崇儒家学说,将尊君权的礼仪之说运用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国家之中,很容易便出现一些不顾百姓死活,只在于自己的忠诚之名之人,这些人在王朝早已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在...
古代君王为了让大家忠心,就使劲推儒家那套,把尊君权的礼仪玩得溜溜的,结果呢,朝廷里就冒出一堆不管老百姓死活,只顾着给自己贴“忠臣”标签的人。这些人在王朝烂透、百姓快活不下去的时候,还死站在皇帝那边帮着镇压反抗,有的差点捅出大娄子,陕甘总督升允就是其中一个。
升允这人,姓多罗特氏,八旗蒙古镶黄旗的,光绪八年中了举就开始做官。能力还行,官运也不错,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都干过,后来还当上了陕甘总督。
虽然能力不差,但升允这人吧,有点死脑筋。宣统元年,清廷想搞立宪自救,他偏上书反对,结果被罢官了,只能在西安闲待着。

武昌起义一爆发,清廷的江山就晃得厉害。这时候升允又被拉出来,重新当陕甘总督,给朝廷镇守西北。可清廷烂到根儿了,1912年溥仪被袁世凯逼着退位,清朝算是彻底凉了。
升瞅着这情况,心疼得不行,带着自己的旧部跟革命军死磕,打了好几十仗,居然还真打下十多座城,眼瞅着就要打到西安了。他的想法也挺简单,想在陕甘这儿拉个自己的小朝廷。

可就在他快成事儿的时候,溥仪突然宣布退位了,他带的兵也不愿再打了,占的地盘又被革命军给抢回去了。升允气得要命,但也没辙。
不过升允这人认死理,轻易不认输。他又跑蒙古去搞“勤王”,结果还是没成。这条路走不通,他又去了日本,想找洋人帮忙,想复辟清廷。
为了拉拢日本人,他加入了宗社党。回国后更是到处跑着复辟,甚至不惜当日本人的走狗。可国家大势哪是他一个人能扭转的?最后肯定是白忙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没几天,升允就在日本天津租界病死了,享年72岁。溥仪听说后还挺惋惜,为了感谢他对清廷的“忠心”,给了个“文忠”的谥号。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