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春秋战国贤臣)

华元这个人是宋国历史上有名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属于宋国公族子弟中的高层贵族,追溯其直系祖父,即是宋戴公,华元的前面五代大抵都应该生活在宋国的核心城市,即都城商丘之中,理所当然的是,华元出生的城市也是在商...

admin

华元这人,在宋国历史上可是个响当当的“双料贵族”——家里有钱又有势,属于宋国公族里顶层的那个圈子。往上数五代,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宋戴公。这么一推算,华元一家子估摸着都在宋国都城商丘待着,他自然也是土生土长的商丘人。从小锦衣玉食,接触的都是王公贵族,教育这块儿没得说,后来顺理成章子承父业,成了宋国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华元活的那会儿,宋国可没消停过,大事小事不断,他基本都亲身经历了。这人还挺长寿,在宋国当权臣那么久,熬过了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代国君,妥妥的“四朝元老”。当时晋楚两国争霸都到中后期了,虽然没打什么大仗,但宋国这些年一直跟着晋国混,无形中就跟楚国成了死对头,没少被楚国找麻烦打过来。华元作为朝里的大官,这些年可没少操心,既要稳住国内,还得对付楚国,内政外交一把抓。

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春秋战国贤臣)(图1)

华元真正开始冒头,跟宋襄公的一个遗孀王姬有关系。这王姬为了让自己孙子当国君(也就是宋文公),按理说是不合规矩的,但她挺会搞人际关系,拉拢了一帮人。当时还是大夫的华元站队王姬,跟宋文公成了铁杆盟友,帮着宋文公稳住政局,功劳不小,后来就当上了宋国右师,成了宋文公的左膀右臂。不过这宋文公上位,说白了就是场内乱,周边国家早就眼馋宋国了,尤其是老对头郑国。宋文公继位才四年,郑国就在楚国支持下打过来了,华元当时已经是右师,带兵去挡,结果……他好像不是当将军的料,宋军被打得大败,华元自己还被郑国活捉了。宋文公赶紧拿战车宝马去赎他,结果华元倒机灵,趁着乱劲儿半路偷偷跑回来了,真是个人才。

《左传》里记载:“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后来楚庄王打过来,直接把宋国都城围了五个多月。宋文公急了,派人去晋国求救,晋国一看楚国那么猛,哪敢来啊,就派了个使者过来,让宋国别投降。可宋国都快顶不住了,拿什么跟楚国抗?

这时候华元站出来了,他偷偷跑去找楚国的将军子反,子反又跟楚庄王汇报。楚庄王问“城里怎么样了?”子反说“拆骨头当柴烧,交换孩子吃。”楚庄王听了说“唉,是真的啊,我们军队也就两天粮了。”(这段话听着有点假,毕竟后来华元跟楚国关系挺好,估摸着他当时是拿宋国投降换楚国退兵的。)不管怎么说,华元这次算是立了大功,成了宋国和楚国之间的“外交桥梁”。他既管军事又懂外交,在朝里的地位更稳了。到了宋共公那会儿,他们家权力也更巩固了。

春秋贤臣故事-华元是不是宋国的功臣 (春秋战国贤臣)(图1)

不过啊,公族内部那些破事儿,华元也摆不平。说到底都是权力闹的。宋共公刚死,公族子弟就造反,华元没办法,只能跑路去了晋国,大概是想借晋国的兵回来平乱。这也说明他跟晋国关系还行。这么看,华元跟当时打得火热的晋楚两边都能搭上话,他根本不是什么“亲晋派”或者“亲楚派”,说白了就是想为宋国好,算是个忠臣吧。

华元在宋国当权臣这些年,虽然没打过什么漂亮仗,也没搞过什么大改革,但在稳住宋国内政外交上,真是操碎了心。宋文公死后,国内乱得不行,流亡的公族老爱勾结国外势力打回来,这些破事够华元头疼的。好不容易把宋文公后的政局稳住,他又跑去鲁国给宋共公说亲,跟鲁国成了亲家。这婚礼上,齐、卫、晋都送了贺礼,看得出来当时中原各国都想着太平日子。这也为华元后来搞的那个“弭兵之会”打下了基础——说白了就是想撮合晋楚两国结盟,结束这近百年的乱战,史书说“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就是这么回事。


上一篇: 宋高宗赵构为何猜忌武将-害死岳飞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不能生育) 下一篇:宋徽宗对章楶的评价非常高-又是名将-章楶既是状元 (宋徽宗盖章过的字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