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拥兵百万-为什么不起兵 (剿灭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1864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太平天国坚守11年之久的天京,曾经轰轰烈烈、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此覆灭,曾国藩迎来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他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
1864年7月,曾国藩、曾国荃带着湘军,总算把太平天国守了11年的天京给打下来了。曾经闹得轰轰烈烈、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就这么没了。曾国藩迎来了人生高光——朝廷封他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还赏了双眼花翎。
这时候,弟弟曾国荃好几回劝曾国藩起兵。野史里说啊,曾国荃还在曾国藩手上写了“赵”字,暗示他学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曾国藩不肯,曾国荃就联合其他部将逼他。曾国藩没法,只好写副对联表明心迹:“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野史这事儿真假不好说,但真有人劝过他。左宗棠劝过,胡林翼劝过,彭玉麟劝过,鲍超劝过,连大文人王闿运也劝过,连被抓住的李秀成都劝过。可曾国藩,一个没答应。
那曾国藩没实力吗?
当然不是。当时的曾国藩,手里攥着两张能跟清廷掰手腕的王牌。一是他手底下的湘军,号称百万,差不多是整个帝国的总兵力,那些八旗兵在他面前根本不够看。二是他门生故旧遍布天下,号称“天下半数督抚出于他门下”,他要是一招呼,响应的人肯定不少。
而且啊,要是真起兵,借口都现成的。咸丰皇帝临死前说过“克复金陵者王”,可等曾国藩兄弟打下天京(金陵),慈禧和同治只给了个“一等毅勇侯”。王和侯,差一个字,天差地别。曾国荃他们这些将领都气得不行,一个劲儿劝曾国藩动手。
那曾国藩为啥没起兵呢?当然有忠君卫道的想法,但最关键的,是他一动手,得面对两个人的反对——这两个人,他一个都惹不起。
一个是左宗棠。严格说,左宗棠也算湘军一派的,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可后来翅膀硬了,俩人闹了不少矛盾,最后闹掰了。
左宗棠的本事,一点不比曾国藩差。刚出道就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说法。镇压太平天国、平定回乱,他的军事指挥连曾国藩都佩服。后来带着6万湖湘子弟西征新疆,给中国圈回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功劳大得很。
那要是曾国藩真起兵,打得过左宗棠吗?
另一个是李鸿章。有意思的是,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入门弟子,一直被看作是“曾家军”的人。但要是曾国藩跟朝廷翻脸,李鸿章多半会站在朝廷那边,不会跟着曾国藩。
李鸿章也不是一般人。在曾国藩指点下,他组建了淮军。短短两年,6000人扩到7万多,还配了洋枪洋炮,战斗力比湘军只高不低。
所以啊,要是曾国藩真起兵,他带的湘军就得硬刚左宗棠、李鸿章这两支队伍。更别说湘军内部,本身就一堆破事,随时可能炸雷,搞不好就功败垂成,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