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购买战马2万匹的宋朝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强大的骑兵部队 (每年购买战马多少钱)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军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亚欧大陆的数千年历史中,游牧政权同农耕文明之间的战争一直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牧政权同农耕文明之间的战争游牧政权同农耕文...
亚欧大陆几千年来,游牧政权跟农耕文明干架,几乎是历史发展里躲不开的事儿。这些战争里,骑兵可是个狠角色,尤其是对农耕文明来说,重骑兵能直接把防线冲烂,轻骑兵跑得快,局势一不妙就能调头跑,或者反过来偷袭。
从商周的犬戎,到秦汉的匈奴,隋唐的突厥,再到宋朝时的辽、金、蒙古,明朝的瓦剌,清朝的准噶尔,不同文明怼来怼去,其实也推动了大家伙儿的融合进步。
冷兵器时代啊,骑兵基本就是战场上的“终结者”。重骑兵冲起来,那战斗力简直吓人,轻骑兵机动性又强,战场上局势一变,他们一出手,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历朝历代对骑兵都挺上心的,像汉、唐那会儿,不光自己有马场,还从草原、西域大批量买马,就为了能及时补充骑兵的兵源。汉朝为啥牛,唐朝为啥强?说白了,都跟他们家骑兵能打脱不了干系。
不过要说例外,那两宋算一个。两宋这朝代,挺矛盾的,文化经济搞得贼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但打仗就不行,老是被压着打,丢了汉人以前那股子尚武劲儿。
主要是河西走廊、陇右地区让西夏给占了,燕云十六州又一直没拿回来,宋朝想买战马?太难了,有钱都没地方买,纯纯“有价无市”。
辽人、西夏人把宋朝跟西域、漠北草原的马匹交易路子一断,宋朝能买马的地方就剩仨了:一个是从巴蜀找吐蕃人买二等马;一个是从云贵一带找大理国买马;再就是南宋的时候,从海里淘换点马来。
按说宋朝每年从《宋史》记载得买两万多匹马,可为啥还是不够用,战斗力还是上不去呢?
首先啊,他们从吐蕃、大理,还有海上买的马,品种参差不齐,差的太多,真正的好马都在西域和草原,根本搞不到。更麻烦的是,辽、金、西夏这些对手,都知道宋朝缺马,故意抬价,这样一来,宋朝买的马质量就更差了,战斗力自然上不去。
其次,这些买回来的马,大多圈养在京师、江南这些城镇附近。这些地方人挤人,水道又多,还没啥好牧草,马在这儿养着,本来就品种不行,环境又差,战斗力能好才怪。
最后,宋朝管马的方式也太乱了。他们的牧马监跟唐朝完全是两码事,马都挤在江南一带,好多都成了官家或者有钱人的私人玩物,连北宋皇帝和军队头头到最后都搞不清自家到底有多少马,还谈啥有效管理?
马是骑兵的命根子,马不行,骑兵肯定强不了。两宋的马这么弱,骑兵自然就废了,对外打仗老输,最后王朝也跟着完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