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传奇的一座门-凡是占领此门的人都得胜了! (唐朝最传奇的公主)
说起大唐,我们都会想起那个繁华万千的长安城,气势磅礴的大明宫,以及一代明君李世民,这是一个令人十分向往的年代,令无数国人骄傲,无数外国人震惊的朝代,然而,无论唐朝多么强大,多么繁荣,终究也逃脱不了权力...
大唐嘛,一提起来,脑子里就是长安城的繁华,大明宫的气势,还有那个李世民。这年代,真让人向往,咱中国人骄傲,老外看了都得惊叹。
可不管唐朝多牛多繁华,权力这玩意儿,明争暗斗少不了,血腥的兵变也躲不掉。
从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唐,到李隆基当上皇帝,这93年里,就折腾了四次特别狠、特别关键的政变。
每一次政变都把大唐的路线给改了,而这四次政变,全在皇城北边的玄武门闹的。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干掉兄弟上位,搞出个贞观盛世
这可是大唐第一次玄武门之变,也是最出名的一次。李世民心里憋屈啊,他觉得太子该是自己,结果老爹给了大哥,他威望明明更高嘛。武德九年(626年),他就在玄武门和大哥摊牌了,带人突袭,把大哥和四弟都干掉了,逼着老爹把太子位让给他。
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这上位不光彩,杀了兄弟。但他确实有本事,不甘心当个乖乖听话的藩王,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也只能走这条歪路了。当上皇帝后,他搞出了万邦来朝的盛世,自己也成了后来明君的标杆。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武则天梦醒了,李唐又回来了
公元690年九九重阳节(原文可能是笔误),武则天折腾了几十年,在儿子李旦禅位后,总算当上了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她在位时搞了不少改革,把贞观之治那套延续了下去,好官一大堆,老百姓也能安稳过日子。
不过到了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李唐那帮老臣对武则天选接班人的事儿特不满,又急着想让李唐重新当正统,就趁着武则天病重,带着张柬之领着羽林军占了玄武门,冲进武则天寝宫,把她那俩面首张昌宗、张易之(原文张宗昌可能是笔误)兄弟杀了,逼武则天退位,让李显当皇帝,国号又改回大唐。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皇后在玄武门挟持皇帝,想当第二个武则天
武则天退位后,局势没老臣们想得那么简单。她当年给武三思这些侄子们安排了要职,李宗室老是受武三思他们欺负。复辟后的中宗李显性格软蛋,他老婆韦氏却是个狠角色。韦氏就和武三思勾结,想当第二个武则天。
太子李重俊觉得再等下去没好果子吃,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带着羽林军假传圣旨杀了武三思,然后包围皇宫,逼中宗交出韦氏。韦氏一听,立马挟持着中宗跑到玄武门,爬上门楼对着羽林军大喊:“李重俊谋反!”羽林军一听主子被挟持,立马倒戈,这次政变就黄了。李重俊逃到终南山,最后还是被追杀了。
第四次玄武门之变:李隆基干掉韦氏,正式出道
韦氏废了李重俊后,威望高得不行,权力欲也涨了,想当女皇,就和她那同样野心的女儿安乐公主合伙,把老公中宗李显毒死了。
还打算干掉威望高、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相王李旦。李隆基接到消息,决定先下手为强,和他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带着人冲进羽林军大营,占了玄武门,直奔皇宫。杀了韦氏和安乐公主后,李隆基立马让他爹李旦当皇帝,李旦也封他为太子。这次政变,李隆基算是正式在政治舞台上站稳了脚跟,露了把好手。
这四次政变,玄武门都起了大作用。谁占了玄武门,谁就赢;没占住的,全玩完。
这四次玄武门之变,每次都把大唐的走向给掰弯了。李世民和李隆基都搞出了盛世,韦氏呢,有武则天的野心,没武则天的本事,最后只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