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虞允文只是一介书生-他是怎么为宋朝续命百年的 (虞允文只是一个人吗)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虞允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不是波谲云诡的历史,虞允文可能终其一生只是个文官,然而因为在采石之战中的临危挺身,他迅速完成了从一介文臣到一名统帅的跨行,而且在短时间...

admin

虞允文要是不碰上采石那档子事,估计一辈子就在衙门里写写公文,当个安稳文官。可历史这东西,谁说得准呢?偏偏就在采石矶,他一个文官硬生生扛起了大宋的半壁江山。

1161年,金帝完颜亮带着几十万大军杀过来的时候,宋高宗已经在江南苟了20年。岳飞早被冤死了,朝里军备废弛,防守跟纸糊似的,宋军一触即溃,金兵很快占了扬州、和州,都饮马长江了。

虞允文只是一介书生-他是怎么为宋朝续命百年的 (虞允文只是一个人吗)(图1)

负责淮西的王权直接跑路,两淮大片地丢了。朝廷慌得不行,撤了王权,换上李显忠。虞允文当时被派去采石,名义上是犒劳王权的兵,其实是监督交接。

到了采石一看,北岸完颜亮的几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南岸王权跑了,李显忠没来,宋军就一万多人,还军心涣散,三三两两散着,有的解了鞍甲坐在路边,毫无斗志。金兵要是这时候渡江,南宋真就完了。

虞允文只是一介书生-他是怎么为宋朝续命百年的 (虞允文只是一个人吗)(图1)

这时候等李显忠?黄花菜都凉了。虞允文一介文官,没上过战场,本可以溜号,可他站出来了。召集将士说:“朝廷养你们三十年,就不能打一仗报国吗?”又指着金帛、诰命说:“功劳在这儿,谁立功谁拿!”将士们被说动了,都表示跟着他死战。有人劝他:“您只是来犒师的,不是督战的,出了事谁担责?”虞允文直接怼:“国家都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躲?”说完赶紧整军,沿江布防。

以少对多,这仗怎么打?虞允文琢磨着,金兵人多,但不会水战,宋军水师还行。他就让陆军骑兵按兵不动,准备打上岸的敌兵;五艘战船分成三队,两艘沿江两岸走,一艘驻江中埋伏,两艘藏小港备用。

刚布置完,金兵就开始渡江了。完颜亮亲自摇旗,几百艘小船冲过来,眨眼功夫七十多艘就靠岸。虞允文直接冲进阵里,对个将领说:“你胆子大出名,你身后可都是你的兄弟姐妹、儿女啊!”将领一听,抄起双刀就冲出去了,宋军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江中的海鳅船也冲过去撞敌船,金兵被撞沉不少,死伤过半。逃回去的,还被完颜亮以“不敢出战”的名义全杀了。

虞允文只是一介书生-他是怎么为宋朝续命百年的 (虞允文只是一个人吗)(图1)

虽然打赢了,虞允文不敢松劲,赶紧报捷,犒赏三军,但也说:“敌军今天败了,明天肯定要来报仇。”半夜,他派船逆流而上,又封了杨林渡口。第二天金军果然来了,宋军前后夹击,又烧了他们三百艘船。完颜亮气坏了,烧了自己的龙凤车,杀了献计的谋士和造船的人,转头跑扬州去了。

这时候李显忠总算到了采石。虞允文料到金兵下一步肯定要打京口,又借了李显忠一万六千人和百艘战船,跑去京口设防。宋军当时有二十万人,但战船不够,他想办法,有风用小船,没风用大船,还让人找铁料把修马船改成战舰,又从平江借了些船。又让人守住滁河入口,其他将领驻下蜀当后援。完颜亮到京口一看,宋军的海船在江里跑得飞快,他嘴硬说:“不过是纸船罢了。”其实心里发虚。

宋军严阵以待,金兵始终没渡过去。完颜亮急了,下令三天内必须渡江,不然杀光诸将。金兵一看,渡江是死,不渡也是死,干脆哗变,把完颜亮给杀了。

虞允文只是一介书生-他是怎么为宋朝续命百年的 (虞允文只是一个人吗)(图1)

完颜亮死后,金军后退三十里,派人求和。虞允文上报战况,高宗召见他,夸他是“朕的裴度”,让他去两淮主持战事。他带着残兵硬拼,把死棋盘活了,南宋又续了一百年命。时人说他“一战而定国”,刘锜见了他还惭愧:“朝廷养兵三十年,我啥也没干,大功居然让一个儒生立了,我羞愧死了。”宋史也提:“赤壁、淝水一战定南北,采石之战也是这么个道理。”


上一篇: 宋朝平民百姓的生活过的如何-面对天灾人祸 (宋朝平民百姓的生活) 下一篇:分别是什么-宋朝的-他们有怎样的特点-五大名窑 (分别是什么意思)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