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士兵为何要用棉甲而不用金属铠甲呢 (清朝士兵为什么没盔甲)
清朝之所以使用棉甲,主要是因为当时火器已经大量装备,逐渐成为战场的主角,而传统金属铠甲对火器的防护性能很差,铁片连接处的防御性为几乎零,在同明朝军队的交锋中,满族人逐渐发现看似柔软的棉花对以鸟枪为主的...
清朝为啥爱用棉甲?主要因为那时候火器已经满地都是,慢慢成了战场上的大主角。可传统的金属铠甲,遇上火器基本白给,铁片连接的地方,防护力几乎为零。

打明朝军队的时候,满族人慢慢发现,这软乎乎的棉花,对付鸟枪居然挺管用。毕竟那时候火器射程不远,弹丸老远飞过来,根本穿不透一层层叠起来的棉花纤维。
当然啦,棉甲也不是纯棉花做的,最里面还藏着一层铁片。这样一来,不光能挡火器,还能防冷兵器,防御力直接拉满了。
再说了,满族起家在东北,那边冷啊,棉甲的保暖优势就派上用场了。打仗的时候,士兵不用额外带太多厚衣服,后勤压力小多了。不过夏天就难受了,尤其在南边、西北这种热地方,穿着棉甲简直要命,太不爽了。
还有啊,棉甲比金属铠甲便宜多了,还做得快。金属铠甲得“千锤百炼”,工序贼复杂,又费钱又费时间。棉甲就简单多了:棉花泡水,使劲压成薄片,好多片缝在布上,再塞层铁片就行。成本低、速度快,适合短时间内给大批士兵装备。

不过话说回来,棉甲也不是谁都能买得起的。清朝那时候,八旗士兵还能勉强一人发一件,绿营兵就没这待遇了,能穿上的人没几个。
可惜啊,棉甲也就对付对付鸟枪这种级别的火器。到了清末,西方火器越做越猛,清军的棉甲在列强面前根本不够看,最后还是被西式的现代军服给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