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还如此喜欢黄金-黄金就是一种金属 (古人为何如此重视冬至)
还不了解,古人和黄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黄金只是一种金属,不能吃也不能穿,为什么这么值钱?有啥猫腻?我之所以特别喜欢狗,是因为狗能帮我看家护院,我之所以特别喜欢韭...
黄金不能吃不能穿,凭啥这么值钱?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我之所以特别喜欢狗,是因为狗能帮我看家护院;之所以喜欢韭菜,是因为韭菜饺子真香。那有人就纳闷了:好像所有人都喜欢黄金,黄金到底能给咱带来啥?
一不能吃,二不能穿,三也不能看家护院,搁古代,黄金跟废物有啥区别?既然如此,为啥大家都喜欢这玩意儿?
事实真没想的那么简单。你要是搞懂了为啥人类一直追着黄金跑,可能会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先讲个野人的故事。假设我是个野人,平时只能挖苦菜吃,又瘦又没本事。后来长大了,学会捕猎,终于逮到头大老母猪,美滋滋终于能吃肉了。可一想到夏天快到了,没冰箱没空调,这肉过几天就得坏,又愁了。
我只能把肉分开放,先吃好的,眼睁睁看着剩下的坏掉。没想到两天后又逮到一头老母猪,继续捕吧,肉全浪费了;送给别人?开什么玩笑,这是我辛辛苦苦打的猎,凭啥白给?

送人不行,那交换呗。我把肉存起来,找个人换:我需要木头做枕头,你有木头吗?给你三斤猪肉。对方说没有,但有瓦片,他想换吃的。我不需要瓦片啊,接着找第二个人,他说有木头,但他不需要吃的,需要换瓦片盖房子。我们仨谁也换不着想要的。
后来有个聪明人发明了贝壳。我把猪肉换成贝壳,再用贝壳换木头,这样既卖出肉,又拿到木头,还能存着贝壳,这就是古代最早的货币交易。
但货币交易这事儿,看着顺,实际坑不少。比如贝壳放裤兜里,不小心一坐,碎了,还能换东西吗?肯定不行。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坏了就彻底废了,没法当价值衡量了。
那不用贝壳,用铁?用铜?也行,但铁在古代不算好找,慢慢的,金银铜就成了硬通货。为啥?因为它们不容易坏,就算坏了,找匠人敲打敲打还能用,损耗小。比如一个银元宝,剪成小块重新打,损失不大。黄金更绝,数量少,国际上都认,就成了货币的代表。

一旦成了货币,不管它长啥样,大家都认。这也是为啥黄金不能吃不能穿,几千年来人人都追着要。那问题来了:为啥是黄金,不是青铜?
就四个字: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越金贵。黄金太少见了,见着就稀罕。古代皇帝穿龙袍是黄色,普通老百姓敢用黄色装饰?那可是要掉脑袋的,除非天恩浩荡。越得不到,越想要,老百姓能不喜欢黄金吗?
说到底,黄金就是钱,钱就是黄金。有了这金疙瘩,啥干不了?你说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