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百年坚挺背后的真正原因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内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场浩劫之后,唐朝竟然还能坚挺百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得以重生呢?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
安史之乱把唐朝折腾得够呛,国家乱糟糟,老百姓也遭了大罪。但你猜怎么着?打完这场仗,唐朝居然又撑了一百年!这到底是为啥呢?今天就瞎聊聊政治、经济、文化这几块,看看唐朝是怎么“满血复活”的。
先说说政治上,安史之乱后,朝廷肯定得想办法管住地方那些手握兵权的节度使,不然再来一次“安史”可就完了。所以他们就设了节度使、观察使这些官,名义上是加强控制,其实也是想把权力收回来一点。还有选官,唐玄宗后期那会儿,选官越来越不看本事,光看关系,朝廷里乌烟瘴气。乱过之后,政府总算清醒点,开始找那些有能耐、还靠谱的人当官,国家慢慢稳下来了。
再说经济,老百姓刚打完仗,哪还有钱交税?朝廷也懂,就赶紧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都砍了,搞了个“两税法”,让老百姓喘口气。然后呢,鼓励大家开荒地,修水利,发点好种子、新农具,地里的东西慢慢就多了。
农业好了,大家有饭吃,国家才稳得住嘛。
文化这块儿反而更热闹了。安史之乱后,出了好些大诗人,杜甫、白居易、王之涣这些,他们的诗现在读着还特有劲儿,把那时候的事儿都写进去了。科举制度也改了,以前可能有点黑幕,后来慢慢变得公平,能考上的人真有本事,朝廷就能一直招到新鲜血液,国家才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