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在古代状元是个什么样的官职-能有什么作为 (在古代状元是几品官)

状元是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封建社会的儒客文人都把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的状元,可以视作是今天的学位,或者是一种荣誉称号,和官位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

admin

状元,说白了就是科举殿试的第一名,古代读书人想当官,科举几乎是唯一的路。古代的状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学位或者荣誉称号,跟官职不是一回事。但能考上状元的人,进了官场基本都顺风顺水。顶着“学神”的名头,只要做事稳点,以后当大官基本没问题。

在古代状元是个什么样的官职-能有什么作为 (在古代状元是几品官)(图1)

公元622年,唐朝武德五年,科举考完了,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就这么诞生了。科举虽然始于隋朝,但那时候制度不完善,史书上也没记载过隋朝状元是谁,甚至隋朝到底有没有状元,后人都不确定。直到唐朝统一天下,唐高祖李渊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武德五年的这场考试,历史上第一个能考证到的状元才终于出现。

这位状元叫孙伏伽,隋朝就中过进士,但官运一般,一直当小吏。唐朝后归顺李渊,做了文官,几年里给李渊提了不少建议,都被采纳了。可惜后来某次上书惹恼了李渊,被免官回家了。到了武德五年,唐朝又开科举,孙伏伽虽然以前考过,但当时制度没规定前朝考过或本朝免官的人不能考,所以他还能参加,最后拿了第一。

孙伏伽大概挺庆幸生在唐朝,要晚生几百年,其他朝代这种事绝对不可能。靠着状元头名,他又当上了刑部郎中。贞观年间又被免职,后来又启用了,贞观十四年当上大理卿,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绝对是高官。

孙伏伽的出现算是个标志。此后上千年,中国历史上一共有592个正规状元,加上武状元和短命政权的,也就七百多个。这些人只要在官场稳稳当当,基本都能混到高位。尤其王朝中期,开国功臣都没了,科举成了选官唯一途径,状元们最后基本都有好位置。

不过状元能当高官,也不一定对历史有多大贡献。唐朝一百多个状元,好像只有王维、柳公权有点名气,还不是因为政绩,而是诗和字。宋朝状元里,吕蒙正、文天祥稍微出名点。辽金西夏元朝的状元,几乎没一个能留名的。

明朝情况好点,特别重视科举,后来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说法,所以状元官位更高,很多内阁首辅都是状元,比如李春芳、商辂、申时行,差不多等于宰相。清朝继承了明朝制度,状元也能位极人臣,翁同龢、孙家鼐、张謇这些人,在近代影响挺大,都是状元。

在古代状元是个什么样的官职-能有什么作为 (在古代状元是几品官)(图1)

但状元也不是都混得好,有混到退休还是中层官员的,甚至还有考中状元二十天就被皇帝杀头的。历史上最倒霉的状元,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陈安。

洪武三十年,陈安考中状元,但这一届科举有点怪,录取的全是南方人,一个北方学子没有。北方学子不干了,跑去礼部告状,说考试有问题。朱元璋勃然大怒,底层出身的他最恨舞弊,当即下令重新审卷,还让状元陈安一起评落榜卷。

结果审出来更离谱,落榜卷还是南方人的。其实不是因为舞弊,是南方教育比北方好太多,考题一样,北方学生就是考不过。朱元璋为难了,按成绩录,北方人不满;不按成绩,又服不了众。

最后朱元璋找人来背锅,把考官全杀了,自己又给北方学子单独考了一次,从此明朝分南北榜。这次事叫“南北榜案”。可惜陈安,因为奉命评卷,被朱元璋盛怒之下车裂而死,离考中状元才二十多天。

历史上七百多个状元,大多数都能当高官,但对历史影响大的没几个。混得一般的也不少。所以状元在古代是极高的荣誉,进了官场是个强力buff,但最后能混成什么样,还得看自己本事。


上一篇: 进士第一名是状元吗?两者是什么关系 (进士第一名是什么) 下一篇:宋太祖赵匡胤对他的评价有多高-王朴是状元吗 (宋太祖赵匡胤怎么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