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呢-为何他还能有那么高的地位-宋朝一直没能完成统一 (这是为什么呢图片)
对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也被列入大一统王朝的行列,南宋时期因为丢失了北方,如果说不是统一的王朝,也说得过去,但其实北宋也没有...
最近总刷到宋朝的历史,好多小伙伴好奇,宋朝明明没完全统一,为啥还叫大一统王朝?宋朝一直被列在大一统王朝里,但南宋丢了北方,北宋其实也没完全统一,这到底算啥?为啥没统一的地方,北宋一直没打下来?可就算这样,宋朝在历史上地位还是那么高,为啥?

先说说,北宋为啥算统一王朝?
消灭所有汉人政权
中国封建时代的大一统王朝,除了元清,基本都是汉人建的。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带着兄弟们一个个收拾了那些割据的政权,到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所有汉人自己建的割据政权,基本都被干掉了。不过当时还有辽、西夏、金这些政权在旁边晃,为啥说北宋统一了中国了呢?看下一条!
统一中原
历史上,汉族建的朝代叫中原王朝,谁拿下了中原,谁就是正统,这事儿最重要。中原王朝统治的就是九州大地,九州就是古代中国的代称,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加起来就是“天下”的意思。所以虽然北宋同时期还有辽、西夏、金,但北宋守住了中原地区和文化,陈寅恪不是说嘛:“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辽先于宋建国
辽朝是契丹族建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后,游牧民族直接升级成了封建王朝。辽朝可不是随便建个国玩玩,人家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一套一套的。游牧民族在古时候叫“外族”,辽自然就是“外国”了,北宋没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所以只能算统一王朝,不算大一统王朝。有人会说,西夏夺走的汉地也没收回,其实西夏闹腾归闹腾,北宋的属国罢了,宋仁宗时狄青打败西夏,西夏就认了北宋这个老大;宋哲宗时期又把西夏彻底打服,西夏就更老实了。
那为啥北宋一直没完全统一呢?
宋朝连大统一都没实现,不能全怪“重文抑武”,刚建国那会儿,宋朝的战斗力其实还行,比明朝开国时好多了。终宋两朝近三百年,没解决产马地的问题,这锅谁背?西夏本来能产马,可是在谁手里丢的?宋朝从建国起,可能就没下决心要统一整个中国,云贵有南诏大理,北方有契丹,后来又冒出个西夏,赵匡胤直接拿剑一划,“大渡河之外都不归大宋”。澶渊之盟每年给辽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庆历合议又给10万两、15万匹绢,还有3万斤茶叶。一匹绢能换一匹马,值十几两白银,35万匹绢就是四百多万两白银,这压力不小啊。而且宋朝到底发不发达,每天岁币占财政收入多少,其实也没个准数。
再者,古代皇位继承太死板,非要立长子、嫡子,皇子们没啥竞争,皇室里厉害的人出头难。社会是安定了,但皇帝素质越来越差,全靠宰相,要是宰相人品不行,或者几个宰相斗起来,国家就危险了。
除了内部,外部原因更麻烦。宋朝要打的游牧民族,跟以前的不一样了。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乱了好久,少数民族政权也学聪明了,经济、军事、管理都上来了,不再是以前的部落样子。唐朝安史之乱后,国都多次被破,还得靠少数民族政权帮忙复国。加上从安史之乱到宋朝建立,过了两百年,少数民族势力起来,游牧民族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强,任何朝代打他们都费劲,不光是宋朝,农耕文明的劣势太明显了。
还有一点,辽朝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唐朝,就像五代的后梁一样。河北那边的人,可能觉得辽朝比宋朝更像“正统”,毕竟人家在那待了一百多年,还学着中原王朝搞治理。辽朝的民族政策也灵活,汉人生活的地方占辽朝版图不大,人口比例不高,但人家积极往中原王朝的样子靠,可以说是第一次搞半农半牧,手工业一点也不比关内差,骑兵又多又精,确实难打。这时候要是来个懦弱的汉族皇帝,后果不堪设想,看看仁宗、徽宗就知道问题多严重了。
再聊聊,为啥北宋没能彻底统一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建了个相对统一的宋朝——不过今天不说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段历史,有点无聊。言归正传,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北宋灭亡,掳走了徽钦二帝,这就是“靖康之耻”,搞得北宋像个短命王朝,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
北宋刚建立时,赵匡胤怕手下将领学他,搞了个“杯酒释兵权”,让武将交出兵权。从那以后,宋朝的武将和军队就越来越弱,被西夏、辽欺负。其实就是文官压武官太狠,导致真打仗时没人能打,金兵打过来的时候,根本没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