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唐朝时期宰相-韦执谊-推行永贞革新-抑制宦官和藩镇势力 (唐朝时期宰相是几品官)

韦执谊,764,812年,,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时期宰相,二王八司马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出身于京兆韦氏龙门公房,聪俊有才,进士及第,起家...

admin

韦执谊(764-812年),字宗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宰相,还属于“二王八司马”那拨人。

他家是京兆韦氏龙门公房的,从小聪明有才,考中进士,一开始当右拾遗。后来历任翰林学士、南宫郎、吏部郎中,跟唐顺宗的宠臣王叔文关系不错。永贞元年(805年),他当上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搞了场永贞革新,想压制宦官和藩镇的势力。结果唐宪宗一继位,就被贬到崖州当司马,元和七年(812年)死在贬所,才四十八岁。

生平

早年经历

韦执谊从小就挺机灵,有才气,后来中了进士,被授为右拾遗,二十多岁就进了翰林院当翰林学士,挺受唐德宗信任。他常跟唐德宗写诗唱和,还和裴延龄、韦渠牟这些人常在宫里走动,随时等着皇帝问话。后来他母亲去世,他离职守丧,期满后又回来当南宫郎。

结交王叔文

唐德宗贞元末年,翰林待诏王叔文得到太子李诵的赏识,帮着太子处理东宫的事,还偷偷拉拢了一批想快速升官的名士,跟他们成了死党。那时候德宗过生日,李诵献了一尊佛像当贺礼,德宗就让韦执谊给佛像写篇赞文,还让李诵赏他些缣帛当报酬。韦执谊到东宫道谢,听说李诵一个劲儿夸王叔文,就跟王叔文交上了心。

唐朝时期宰相-韦执谊-推行永贞革新-抑制宦官和藩镇势力 (唐朝时期宰相是几品官)(图1)

贞元十九年(803年),左补阙张正一上疏论事,被唐德宗召见了。王仲舒、韦成季、刘伯刍、裴茝、常仲孺、吕洞这些人都跟张正一关系好,都去他府里道贺。但外面传话说,他们是要弹劾韦执谊和王叔文结党营私。韦执谊信以为真,赶紧偷偷跟德宗打小报告,诬陷他们结成朋党。德宗让金吾卫去查,发现他们确实常在一块儿喝酒吃饭,就把韦成季他们都贬官了。当时谁也不知道真实原因。

担任宰相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死了,李诵继位,就是唐顺宗,但他病得太重,没法处理政事。王叔文在翰林院掌权,把韦执谊推荐当宰相,让他在外面执行王叔文的决策。韦执谊当时是朝议郎、吏部郎中、骑都尉,被提拔成尚书左丞,加授同平章事,成了宰相,还赐了紫衣、金鱼袋。三月,他又改任中书侍郎,还是同平章事。

韦执谊虽然是王叔文推荐当宰相的,但架不住外面舆论压力大,老是有不同意见,在处理侍御史窦群、宣歙巡官羊士谔还有剑南支度副使刘辟的问题上,跟王叔文闹了分歧。他想靠这个掩饰自己依附王叔文的痕迹,但事后总会派人跟王叔文解释:“我真不敢违背约定,就是想帮你把事办成!”王叔文不信,心里就恨上了,俩人慢慢有了矛盾。

后来王叔文母亲去世,他离职守孝。韦执谊就更不听话了,王叔文的要求他都不理。王叔文气坏了,跟一帮党羽天天琢磨怎么复出。结果韦执谊反倒成了王叔文复出后第一个要杀的人。

唐朝时期宰相-韦执谊-推行永贞革新-抑制宦官和藩镇势力 (唐朝时期宰相是几品官)(图1)

贬死崖州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唐宪宗即位,尊唐顺宗为太上皇,这就是永贞革新。王叔文他们那帮人都被赶出京城了。韦执谊因为之前跟王叔文有过分歧,又是宰相杜黄裳的女婿,一开始没被贬,但也丢了实权。他自己知道大祸要临头,虽然还当着宰相,却天天提心吊胆,气息奄奄的,甚至听见外面有人走路声,都会吓得脸色发白。这年十一月,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

韦执谊最后在崖州(就是现在的海南海口)那个被贬的地方病死了,才四十多岁。他岳父杜黄裳上奏朝廷,把他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了。


上一篇: 看看他们的待遇就略知一二了-太平天国士兵打仗为何如此勇猛能打 (看看他们的图片) 下一篇:唐朝名将哥舒翰最后是怎么死的-被谁杀的 (唐朝名将哥舒翰)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