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行德-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普贤菩萨象征和寓意是什么)
普贤菩萨,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
普贤菩萨(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叫三曼多跋陀罗,也叫遍吉菩萨,是大乘佛教里的四大菩萨之一。他代表的是“理德”和“行德”,和代表智慧、正见的文殊菩萨配对,一个主“行”,一个主“智”,都是释迦牟尼佛身边的左右护法。另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起来叫“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世上有“十大愿王”的名号。《法华经》里提到,只要真心信他,普贤菩萨就会和其他大菩萨一起护着你,让你身心安稳,啥烦恼魔障都近不了身。《普贤延命经记》里还说他有让人延年益寿的神奇力量。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征,代表真理。他用智慧引导行动,用行动证明智慧,解和行一起进步,帮求佛的人实现愿望,所以又叫“大行普贤菩萨”。
日本真言宗不少信徒觉得,守着佛门的金刚萨埵,其实就是普贤菩萨的一个化身。密教就是金刚萨埵开创的。也有人说,金刚萨埵可能是大势至菩萨,或者其他佛、菩萨变的。
普贤菩萨的梵音汉译是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有数不清的大行动、特别深的誓愿,在所有佛的世界里都出现过。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大日经疏》卷一里记载:普贤菩萨摩诃萨,“普”就是到处都有的意思,“贤”呢,是最好的善。
也就是说,普贤菩萨靠深远的菩提心,生出广大又深的誓愿,身、口、意都干干净净,到处都是,纯纯的善,有大德,所以叫“普贤”。普贤菩萨代表所有佛的“理德”和“定德”,和文殊菩萨的“智德”“证德”相对,他俩是无上释尊的左右护法。他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颗牙象征六种清净,四条腿代表四种功德。
普贤菩萨摩诃萨是大乘菩萨行里“大愿”“大行”的代表,象征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华严经》里说,所有佛法最后都归到毗卢遮那佛,还有文殊、普贤这两位大士,三者合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所有菩萨行的本体。善财菩萨先是在十信位的最后阶段,跟着文殊菩萨学,到处拜师学艺,边听边悟。最后到了普贤菩萨这儿,得了普贤的点拨,证到的境界和普贤一样,和诸佛也没差了。普贤还给他讲如来特别好的功德,让他发“十大愿王”,用这些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了圆满佛果。还劝华藏世界海的所有菩萨,一起这么做,都求生西方。(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十信后心”:就是“十信”位的最后一步,要是再往前走一步,破掉一点点无明,就能进到圆教的初住菩萨位,证得法身,从这儿起就成了“法身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