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新政到底是什么样的-北宋灭亡为何如此之快 (蔡京 新党)
很多人都不了解蔡京改革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北宋徽宗年间,由于前代积弊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三冗问题更为突出,北宋国家财政年年赤字濒临崩溃,心急如焚的宋徽宗决心像他的前辈们一样以...
很多人对蔡京改革这事可能挺陌生的,今天就随便聊聊。
北宋徽宗那会儿,老祖宗留下的问题没解决,尤其是“三冗”问题太扎眼,国家财政年年亏空,都快撑不住了。宋徽宗急得不行,想着像前辈那样搞改革救救场,蔡京改革就这么开始了。
宋徽宗选蔡京也不是没道理。一来蔡京当过四次宰相,资历深,官场套路熟;二来他会来事儿,左右逢源,把皇帝哄得挺高兴。不过蔡京这光鲜,全靠拍马屁换来的,对改革其实真不懂,但皇帝的话不敢不听,只能硬着头皮搞这场关系北宋生死的大改革。那问题来了,蔡京是怎么把新政带进死胡同的?

前代政策大调整
北宋财政一直吃紧,蔡京就瞎琢磨,肯定是前代经济政策有问题,于是盯着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留下的政策看。王安石那套让朝廷和老百姓都受益的政策,蔡京直接全盘否定,可他又拿不出更好的替代方案,只能在老政策上修修补补。
他嘴上说要学王安石,把《方田均税法》《免役法》这些老政策又翻出来用,其实是把王安石那套理论给改得面目全非了。比如以前的《免役法》是地主豪强出钱免徭役,补贴老百姓服徭役,到了蔡京这儿,地主豪强直接不用出钱就能免徭役,这沉重的负担最后全压在了平民百姓头上,老百姓反而更穷了。
蔡京为了拉拢地主利益集团,把前人的政策改了个遍,想尽办法压榨底层百姓,一边搜刮一边压迫。结果农民起义一波接一波,北宋的统治根基都快被挖空了。
货币改革引通胀
王朝快完蛋的时候,朝廷总喜欢搞点新花样,比如发纸币,想靠这个快速捞钱渡过难关。这法子虽然能短时间凑钱,但风险也大,搞不好就通货膨胀。蔡京改革那会儿,也想靠货币敛财,结果直接把通胀搞失控了。
崇宁元年,蔡京在纸币诞生地四川狂印交子,想从老百姓手里捞钱缓解财政危机。印了又印,朝廷压根没准备金撑着,没多久交子就大幅贬值,四川经济直接乱套。蔡京也没招,最后官府耍赖,说国家不认这交子了,北宋社会一下就乱了,老百姓对朝廷彻底失望,这王朝离完蛋也不远了。
盐钞货币化失败
从汉朝开始,盐铁这些赚钱的买卖就被国家垄断了,宋朝时盐业发展得更专业,盐钞也跟着出现了。盐钞就是官府发给盐商的取盐凭证,能当钱使,还能换别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有价证券。蔡京从中看出商机来了。
以前盐钞只能在盐区用,蔡京偏要让它全国通用,其实就是想拿盐钞当第二种货币,靠着官府垄断权让盐钞不断贬值,盐商换盐越来越难。朝廷既能赚差价,又能找理由收杂税。
这么搞,朝廷一年是多了几千万贯收入,但盐价涨得飞快,质量还越来越差。老百姓要么吃不上盐,要么吃的是劣质盐;商人手里一堆盐钞,政府还不让换,破产的商人一抓一大把。中下层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荡得更厉害了。
蔡京改革失败后,北宋经济直接崩了。宋徽宗后悔得不行,赶紧退位跑路,把烂摊子丢给儿子宋钦宗。钦宗除了骂蔡京、把他贬了,也没辙。第二年,金兵打过来,北宋根本扛不住,最后国灭了,皇帝还被抓了。所以说,北宋亡了不光是打不过人家,关键是自家经济先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