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无赖出身的金朝将军-蒙古军攻来时吓得屁股尿流 (此人是无赖出自哪里)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衣袋歌,古往今年,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总是会有人挺身而出,勇赴国难,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他们抛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衣袋歌》
古往今来,国家民族快不行的时候,总有人站出来,不怕死,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扛着走,用命拼出条血路;当然,也少不了那些怕死的,为了自己活命,给敌人当狗,最后大多没好下场。

国家一乱,那些会钻营的人就捡着便宜了,金朝末年的崔立就是这么个货色。他家穷,没人管,从小就是个街溜子,不干正事。
那时候金朝快完了,草原上的蒙古人来打,两边打来打去,谁也吃不掉谁,就这么僵着。但对崔立这种人来说,这可是好时候。
1220年,金朝为了打蒙古人,在北方各省找地主武装的头头,封了“九公”,想凑点兵。战乱年代,各方都在招兵买马,崔立就趁机投奔了“九公”里的张开。
说真的,崔立打仗还真有两下子,在张开手下立了好几次功,还有次一等战功,张开的眼睛就亮了。几年时间,他从一个小兵,一路升到了太原知府。
不过,崔立这人野心大,觉得太原知府还是不够,又跑到了金朝的南京,也就是当年的开封。在这儿,他靠着以前攒的人脉,加上自己会来事,混得风生水起。
1232年,蒙古人围攻南京,金哀宗完颜守绪怕了,把大部分皇室留下,带着亲信跑了。当时崔立被委以重任,成了南京守军的一方统帅,管西面的事。
手握兵权后,他心里就活泛了,不想再当个小头头,想自己说了算。于是他琢磨着除掉金哀宗留下的两个大官:参知政事完颜奴申和枢密副使完颜习捏阿卜。为此,他还拉拢了一帮亡命徒,比如犯了事当乞丐的猛将药安国这些人,把兵变的准备做足了。
一切准备好了,第二年正月,崔立就发动了兵变。不仅杀了那两个大官,其他可能反对的官员也没放过。事成了之后,崔立拥立金朝宗室完颜从恪当监国,当他的傀儡,自己则成了太师,亲戚朋友全安排了官,成了南京说一不二的权臣。
得势后的崔立,把“小人得志”四个字演得明明白白。统治南京期间,他不仅让手下在城里抢东西、捞钱,还随便杀官员和百姓,甚至把官吏的妻妾聚起来自己玩,城里人恨得牙痒。
对内他这么作,对外面对蒙古人,崔立又是另一副嘴脸。蒙古人一来,他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直接就想投降。当时他还打了个小算盘,想学金朝当年打北宋时扶植的刘豫,自己当个傀儡皇帝。
为了讨好蒙古人,他脸都不要了,把金朝的宗室、后妃什么的,全当成了投名状。1233年4月中旬,他把金朝皇室500多人,装进几十辆大车,送出城交给了蒙古人。这些人一出城,男的被全杀了,女的被蒙古人糟蹋,惨得不行。
当时崔立已经开了城门,在城外伺候蒙古大官。可他正做着皇帝梦呢,突然听到个坏消息:蒙古人进城后,直接冲进崔立家,把他老婆小妾和家里的宝贝全抢了,根本不管他是不是“太师”。
崔立当时差点气晕,但又不敢说,只能认栽。蒙古人走了之后,崔立还在南京作威作福,但他作的孽太多了,早就有人看他不爽,没多久就被干掉了,也算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