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什么看法-他的反应如何 (乾隆帝对法国的态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法国大革命,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件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是中国的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法国大革命...
今天想聊聊乾隆皇帝和法国大革命的事儿,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其实当时隔着大洋有点微妙联系。
法国大革命,就是咱们历史课本上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这天在中国是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这事儿直接改写了法国历史,甚至影响了全世界,算是个大里程碑。
而这时候,地球另一头的东方,大清帝国正处在“夕阳红”阶段。清朝老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信奉“中国中心主义”,还自吹“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闭关锁国一搞,中国和世界的交集越来越少,对世界的印象还停留在几百年前。不过就算这样,法国大革命那阵风,其实也吹到了东方,只是动静小了点。
那问题来了:当时的乾隆皇帝,知道法国大革命这事儿吗?他要是知道了,又会是啥反应?
先说说法国大革命为啥会爆发吧。
波旁王朝那会儿,法国老百姓过得挺苦,阶级矛盾大得很。当时法国社会分三层:最上面是天主教高级教士,第二层是贵族,最下面就是资产者、农民这些底层群众,干最累的活,受贵族和教会压榨得厉害。后来资产阶级越来越壮大,和贵族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再加上十七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大家开始讲理性,想要更自由民主的社会。1788年法国又旱灾,地里颗粒无收,面包价格涨得吓人,老百姓饿死的不少,这次大家没再忍,直接爆发了。
所以1789年7月14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爆发了,统治法国几百年的波旁王朝一夜之间垮了,自由思想的春风都快吹进巴黎每家每户了。同一时间的大洋这边,大清人民还在封建统治下,对地球另一边翻天覆地的事儿,压根儿不知道。
那乾隆皇帝到底知不知道法国大革命呢?
其实清朝闭关锁国后,也不是对国外一无所知。虽然关了大部分通商口岸,但广州还留着,有十三行做贸易窗口。不少西方传教士也在清朝宫廷干活,乾隆皇帝能通过他们了解欧洲的大变革,也就是说,法国大革命这事儿,乾隆皇帝是听说了的。
可能是因为路易十四和康熙以前有过交往,乾隆皇帝对法国还挺有好感。当时清朝宫廷有个法国传教士提过:“乾隆皇帝特别看重法国,把法国的地位摆在其他欧洲国家前面”,看得出来,乾隆对法国确实上心。
有意思的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上一任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派了两个使者高勒斯和杨德旺来中国见乾隆。礼尚往来,乾隆也准备让在清廷的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去法国回访,结果这趟行程黄了——因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已经没命了。
法国大革命一爆发,法国人民在血里拼自由,新时代要来了。那乾隆皇帝听到这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啥反应呢?有个英国使团的成员记录了清政府知道后的态度:“最近法国的那些理论,没哪个比中国政府更讨厌的了。使团来自西方,中国不想和地球这部分打交道。英国和法国挨着,这事儿还影响它和远方的中国关系。”很明显,清朝还是把这事儿当“造反”看,躲都躲不及,深恶痛绝。
那时候中国虽然没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基础,乾隆还是把这当成洪水猛兽。他几乎睡不着觉,琢磨怎么让大清别走法国的老路。于是他对内对外做了两个决定:第一,加强对老百姓的控制,主要是思想控制,让大家更认君臣等级;第二,更狠地搞闭关锁国和排外,提防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传进来,有一点苗头就掐灭,好对老百姓进行精神控制。
其实就算和法国隔得那么远,乾隆皇帝也是听说过法国大革命的。他对这事儿的态度,可以说是恨透了,所以加强了对国内老百姓的思想控制。而这,也让清朝越来越腐朽落后,成了后来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