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国师点大仙本相-西洋记第七十回-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的风水宝地)

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又名,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等,是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admin

《西洋记》,全叫《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也有叫《三宝太监西洋记》《三宝开港西洋记》这些,是明代罗懋登写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成的书。全书二十卷一百回,根据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编出来的,讲的是明代永乐年间郑和挂了帅印,招兵西征,王景宏当副手,一共平了三十九国。前十四回说的是碧峰长老出家、降魔,还跟张天师斗法的事儿。十五回开始写郑和下西洋,靠着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帮忙,一路斩妖除魔,把那些国家都镇住了。情节挺荒诞的,文字也一般。

第七十回 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大仙本相

诗曰:

为爱仙人间世英,几从仙籍识仙名。
金章未得元来面,石室甘颐太古情。
黄鹤几番寻故侣,白云随处订亲盟。
鹿皮俄见飞仙影,底事随风羽翰轻。

国师点大仙本相-西洋记第七十回-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的风水宝地)(图1)

话说鹿皮大仙跑下山来,摸着葫芦就吹。吹上一口气,立马冒出一把伞来,他喊道:“变!”没一会儿,伞就变成一丈多高,七尺来宽,罩在半空里,天日都看不见了,“划喇”一声响,落了下来,本想把南朝那些将官、军马,一下子全给罩住。谁知道黄凤仙有点本事。啥本事呢?她一眼瞧见是伞,不慌不忙地说:“小崽子,敢拿伞来罩老娘?”慢悠悠伸出手,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儿,叫“搜地虎”,照地上一摔,嘴里喊道:“变!”一会儿就变成一座文笔峰,万丈高,拄天拄地,把伞给撑得稳稳的。鹿皮大仙看伞下不来,一扭身,把衣服一抖——原来那衣服就是张鹿皮,抖着抖着就变成一只大山鹿。变成鹿后,“呼”的一下,直接蹦到黄凤仙头顶上。黄凤仙看他来势凶,赶紧把搜地虎收回来,照着他一捅。这一刀没捅倒鹿,那伞又掉下来了,黄凤仙只好猫着腰躲。可怜那些南兵摸不着头脑,没处跑,一百多号人让伞全收进去了。

鹿皮大仙高兴坏了,提着伞就往山上跑。唐状元大喊:“妖道哪里跑?”冲上去就是一枪。王千户大喊:“番狗哪里跑?”冲上去就是一标枪。雷游击大喊:“贼奴哪里跑?”冲上去就是一铲子。

鹿皮大仙装没听见,径直往山上跑。跑进洞里,连声喊:“师兄!师兄!快来看!”金角大仙说:“你今天这么高兴,是打赢了?”银角大仙说:“师弟,把那女将抓来,我把这六阳头还你。”鹿皮大仙说:“师兄,军中无戏言。你的六阳头,怕是坐不稳了!”银角大仙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要是抓来女将,我怎么会反悔!”金角大仙说:“口说无凭,拿出来看。你先拿来看看再说。”鹿皮大仙欢天喜地拿出伞,喊道:“变!”那伞立马变成长一丈多、宽一尺多。又喊:“开!”伞腾空而起,慢慢张开。两位师兄抬头一看,只见南朝的军士,一阵风刮下十几个;又一阵风,又刮下十几个;刮来刮去,吊来吊去,有一百多个——就是不见黄凤仙。

银角大仙说:“挡刀的倒有这些,就是没见那女将。”鹿皮大仙说:“明明收在伞里,怎么不见?怕是她怕死,躲在伞肚里不肯出来。”一会儿一阵风“呼”地响,没人掉下来;又一阵风“呼”地响,还是没人。鹿皮大仙说:“这丫头真邪门,等我拿下伞,看她还能躲哪!”手一招,伞“骨碌”掉下来,仔细一查,哪有女将!银角大仙说:“师弟啊,今回你的六阳头怕是保不住了!”

鹿皮大仙赌输了,耍赖说:“我明明抓了她,肯定是二师兄放了她,故意让我输。”银角大仙说:“谁见我放她了?”鹿皮大仙说:“刚才那些军士都在伞里,有都有,都没有哪有军士没有女将的道理?”银角大仙说:“那女将变化多端,神出鬼没,你哪抓得住她!”鹿皮大仙说:“就你知道她变化多端,神出鬼没,不是你放的还有谁?”银角大仙说:“没有。”一个说“放了”,一个说“没有”,师兄师弟打作一团。金角大仙说:“你们别争了。三师弟没抓到女将,不算全赢,二师弟的六阳头不用取。抓了那么多军马,不算全输,三师弟的六阳头也不用取。各退一步,算了吧。”鹿皮大仙自知理亏,连连点头。只有银角大仙说:“师弟不该这么骗我。”金角大仙说:“你也别太计较,明天我出阵,抓那妇人,给你俩出气!”

第二天,南兵又在山脚下摆开阵势。金角大仙骑着金丝犬飞奔而来。黄凤仙看见金角大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照头就是一下“锦缠头”。金角大仙没躲开,锦缠头粘在他头上,从金丝犬上滚下来。黄凤仙以为能得手,谁知道金角大仙手里拿着三股托天叉,一步步走过来,抡得虎虎生风。金丝犬也怪,张着嘴露出狗牙,伸出爪子,像虎狼一样冲过来。黄凤仙反被吓一跳,赶紧拿出“夜夜双”,左挡右架,右挡左支;人来人挡,犬来犬挡。架了一会儿,支了一会儿。金角大仙“呼”地一声,喷出一口法水。黄凤仙没办法,拿出“月月红”挡在马前,法水没落空。法水刚过,金丝犬“嗬”地一声,跳到她头上,黄凤仙反手一刀。这一刀不要紧,把尾巴上的毛劈下一大把。金丝犬疼得迎风一摆,跳到半空去了。

金角大仙看自己拿黄凤仙没办法,金丝犬又不中用,一手抽出刀,脖子上一磨,磨下一个头,满天飞,悠悠扬扬,盘盘旋旋。一会儿,那头喷出法水。黄凤仙赶紧拿出月月红,遮天蔽地地晃着。这阵法水来得凶,虽然晃着月月红,十个还能有一两个挡着。挡着的,就骨软筋酥,躺在地上,像醉了一样,一时半会儿抬不动。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月亮东升。南阵上还有好多昏迷的,被那些毛手毛脚的番兵抓进洞里。金角大仙的头装回身上,骑着金丝犬走进洞,高兴地说:“今天这一仗,虽然没抓到那妇人,却挫了她锐气,抓了她很多军马,算我全赢。”连忙吩咐师弟办酒席,犒赏自己。一边吩咐把这两天抓的南兵,送到安乐窝,和前天的黑脸鬼一起“享福”。吩咐完,外头弄好,金角大仙畅饮三杯。银角大仙说:“明天出阵,我俩帮你,包你抓到那妇人。”金角大仙一脸不服,说:“今回抓不到那妇人,我誓不回山!”举起酒杯一奠:“若不全胜,誓不回山!和这酒一样!山神都看着!”这大概是金角大仙气数尽了,黄凤仙该立功了。

第二天,上阵前不说废话,一手一刀,一手磨下一个头。头还是满天飞,还是满口法水,挡着的还是骨软筋酥。黄凤仙抖擞精神,左支右挡。这一天到晚,法水一点没漏下来。金角大仙拿黄凤仙没办法,黄凤仙也没拿金角大仙没办法。天晚时,各自收兵。第二天,还是老样子:一边一个光头,满天下喷水;一边一幅月月红,遮天蔽地地晃。

国师点大仙本相-西洋记第七十回-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的风水宝地)(图1)

一连缠了三天,不分胜负。黄凤仙有点恼了。唐状元说:“夫人连日出阵,一直很勇猛,今天怎么生气了?”黄凤仙说:“不是生气。只是这么拖着,啥时候能成事?”唐状元说:“依我看,那妖道就是些邪术,不如去求天师或国师,才有结果。光生气也没用。”黄凤仙说:“状元说得对。我俩一起去。”话没说完,只见天师、国师都在元帅帐里谈军务。唐状元直接进去,行了个礼。天师笑了笑,说:“状元是为夫人求计吧?”唐状元说:“不是为夫人,是为朝廷,为元帅。”天师说:“状元恕罪,开个玩笑。”唐状元就把金角大仙的事说了一遍。天师说:“邪不胜正,伪不胜真。只求国师一句话就够了!我实在帮不上忙。”国师说:“我只懂念经,哪懂杀人。”唐状元说:“这不是杀人。就是金角大仙头在一边会飞,身子在一边不动,一会儿头又装回身上,分毫不差。这不是术法吗?求二位老爷指教,让他的头装不上身子,就解决了。”国师说:“不难。明天你把本《金刚经》放他脖子上,他就装不上了。”唐状元说:“承教了!成功后再来拜谢。”躬身而出,走到外面,把《金刚经》的事告诉黄凤仙。黄凤仙说:“哪有这个道理!一本《金刚经》能有啥神通?”唐状元说:“国师从不打诳语,不能不信。”黄凤仙说:“既然这样,明天试试。不灵再说。”唐状元说:“明天你和他打斗时,我们悄悄放上经书,他防不着。”黄凤仙大喜,说:“靠朝廷洪福,靠元帅虎威。这计成了,比十万大军还强!”商量定了。第二天,金角大仙风风火火冲来,撇下金丝犬,拿下金角头,一会儿天上飞,一会儿喷法水。黄凤仙说:“你这妖道,今天才知道老娘的手段!”金角大仙说:“这几天还有几个小将护着你,今天就你一个人,那些将官也怕了。你个蠢妇人,哪懂仙家的妙用?”金角大仙只懂仙家妙用,哪晓得唐状元在一边还有妙用。话没说完,金角大仙头飞起来,法水喷下来,黄凤仙月月红挡上去。两人正打着,金角大仙哪顾得上身子?

话说唐状元拿着《金刚经》,找他身子,只见他脖子上一股白气冲出来。唐状元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金刚经》放上面。放了经不要紧,一会儿身子不见了,变成一个土堆。一会儿土堆长起来,一尺变一丈,一丈变十丈,变成一座大山。唐状元心里想:“夫人还不信,原来佛力这么大。国师的话不是闹着玩的!”话没说完,一骑马冲到阵前,拿着滚龙枪,向东一指。一声锣响,南兵收兵回营。金角大仙看见黄凤仙跑下阵,以为她怕了,赶紧掉头找身子斗,哪有身子?没办法,头只在半空,转来转去,慌慌张张,左找右找,找不到。找了一会儿,不见身子,大喊起来。左喊右喊,没人应。一会儿又哭,又喊,又哭。

唐状元喊道:“夫人,快捞他的头!”黄凤仙勒转马头,拿出锦缠头,照上一撇。他虽然打不着身子,眼睛却在头上,灵活得很,又跳到半空,哪捞得住?黄凤仙喊道:“妖道,今回没身子了,还逞什么能!”金角大仙说:“你藏了我的身子,我怎么活?”黄凤仙说:“还敢骂人吗?”金角大仙说:“我现在有口没喉咙,还骂谁?”黄凤仙说:“还敢杀人吗?”金角大仙说:“我现在眼看得,手动不得,还杀谁?”黄凤仙说:“还敢算计人吗?”金角大仙说:“我现在有口无心,还算计谁?”黄凤仙说:“还敢跑吗?”金角大仙说:“我现在脚不能动,还跑谁?”黄凤仙说:“还敢逞强吗?”金角大仙说:“我现在有上没下,还逞什么强?”

话没说完,金丝犬三跳两跳跳过来,张嘴说起人话:“主人!你怎么成这样了?”金角大仙说:“我现在有上没下,怎么办?”金丝犬说:“主人不嫌弃,我的身子让给你!”金角大仙想了想,连说:“不行!不行!”金丝犬说:“怎么不行?”金角大仙说:“我混玄门,已经像奴才狗党了,再披你的皮,以后怎么见三清老祖?”

话没说完,黄凤仙一手拿两面刀,“呼”地一声,一刀砍金角大仙,一刀砍金丝犬。杀了这两个对头,你看黄凤仙喜滋滋,鞭敲金镫响;笑盈盈,人唱凯歌,骑马而归。进营门,把两具尸首摆在阶前,上帐见元帅。

元帅说:“阶前是谁的尸首?”黄凤仙说:“一个是金角大仙,一个是金丝犬。”元帅说:“那个有头有尾、有手有脚的是谁?那个有头没尾、没手没脚的是谁?”黄凤仙说:“有头没尾、没手没脚的是金角大仙。有头有尾、有手有脚的是金丝犬。”两位元帅“啊”了一声,说:“原来杀这妖道,连狗都不如。”

话没说完,旗牌官来报:“天师、国师来拜。”见完礼刚坐下,天师问:“这个头是谁的?”元帅说:“今天黄凤仙打胜仗,这个头是金角大仙的。”天师叹了口气,说:“这畜生自称金角大仙,落到这个地步,是我们玄门的耻辱!”国师说:“阿弥陀佛!这孽畜哪是你玄门中人?”天师说:“怎么不是?”国师说:“不信,我让你看他的身子。”天师说:“国师肯教我,太荣幸了。”国师说:“请唐状元来。”

唐状元立刻来见,国师说:“你拿的《金刚经》放哪了?”唐状元说:“遵国师佛旨,放金角大仙脖子上了。”国师说:“后来呢?”唐状元说:“放了经后,他身子变成土堆,一会儿又变成山岭,所以金角大仙找不到了。”国师说:“你去把经取回来。”唐状元说:“已经变成山岭,怎么取?”国师说:“不妨事,你伸手。”唐状元伸手。国师拿起九环锡杖,写个“土”字,放他手心,吩咐道:“你拿着字,走到山前,松开手,往营里跑。”

唐状元遵命走到山前,刚松手,只听“划喇”一声,像天崩地裂。唐状元不敢违命,往营里跑。没见元帅,阶下横担着一只野牛,毛茸茸的。见到元帅,九环锡杖上横担着一部《金刚经》。唐状元吓得说不出话。天师说:“野牛哪来的?”国师说:“这是金角大仙的身子。”国师说:“头也不是人的。”天师说:“怎么讲?”国师说:“不难。”吩咐拿碗无根水来,照头一喷。一声响,变出个牛头,两只长角金晃晃的。国师说:“这不是金角大仙!这畜生混进玄门,算什么玄门耻辱!”天师连声道谢。两位元帅说:“这牛精自称金角大仙,果然有双牛角。”这个故事传到现在,骂人“牛鼻子道士”,就是从这里来的。

国师点大仙本相-西洋记第七十回-凤仙斩金角大仙 (国师点的风水宝地)(图1)

元帅问国师:“这两具尸首怎么处理?”国师说:“都该埋了。但金丝犬坟上立块碑,刻‘义犬’两个字,说明人不如狗。”后人感动,写了篇《病狗赋》,录下来为证。赋曰:

狗病狗病由何苦?狗病只因护家主;昼夜不眠防贼来,贼闻狗声不登户;护得主人金与银,护得主人命与身;一朝老来狗生病,却将卖与屠狗人。狗见卖与屠人宰,声叫主人全不睬;回头又顾主人门,还有恋主心肠在。呜呼!狗带皮毛人带血,狗行仁义人行杀。狗皮里面有人心,人有兽心安可察?呜呼!世上人情不如狗,人情不似狗情久。人见人贫渐渐疏,狗见人贫常相守。有钱莫交无义人,有饭且养看家狗。

元帅纪功颁赏,就不说了。

再说银角大仙听说金角大仙死了,吓得像丢了魂。鹿皮大仙劝他说:“人死了不能复活,活着何必寻死?我们不如丢了这山头,再找个洞天福地,安闲自在去。”银角大仙说:“今天说南船有金和尚、张道士,明天也说,把他们当神仙,不敢惹。半个月了,没见他俩放个屁。反倒被这泼妇连赢几阵,费了我们多少精神?用了多少计策?落到这个地步,我岂能罢休!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明天一定要和他决一死战。”鹿皮大仙说:“我们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他见我们,还以为我们是上界真仙,有点疑惑,到底不敢确定。现在抓了他师兄,他早就看穿了。我们再用老办法,怕要出错。”银角大仙说:“这话有理。但我有鬼神莫测的神机。”鹿皮大仙说:“师兄,你说出来我听听。”银角大仙说:“隔墙有耳,窗外有人。这神机妙算不能说,明天你看就是。”鹿皮大仙说:“但愿眼见捷报,耳听好消息。”

第二天,刚交五更,银角大仙披衣起床,站在山头,拿如意钩往海里一撇。这钩千变万化,真如心意。他要变水怪,翻江倒海,弄坏宝船。果然变成一条大鳌鱼,在海里搅起万丈波涛,拍天雪浪。霎时间:日月昏暗,雷霆震怒。云雾罩天,猛风撼山。雪山万丈打着太阳,银烛千条泻成沧海。船东倒西歪,神仙手忙脚乱。水神缩颈,水族攒泥。云雾障天,不知早晚;波涛浴日,难辨高低。神光万丈,像夜里闪电;杀气千重,像三月乱花。正是:西风作恶实堪哀,万丈潮头劈面来。高似禹门三级浪,险如平地一声雷。

四哨副都督见这万丈波涛,大吃一惊,说:“怕是天意有变?”一起来见元帅,元帅说:“肯定是那两个杀不尽的道士使风作浪,吓唬我们。”快去请国师来。国师说:“叫我有什么事?”元帅说:“刚来时,承您说海里的风、船上的火都在您身上。今天果然风浪大,求您别食言。”国师说:“我受命而来,怎敢说谎?今天的事,烦请二位元帅到我的千叶莲台上看一看,就明白了。”

二位元帅不敢怠慢,跟着国师到莲台顶上。一看,离船十丈外,雪浪滔天;十丈内,水波不兴。二位元帅问:“怎么外面凶险,里面平静?”国师说:“实不相瞒,那妖道使风作浪,我派了四个龙王在十丈外护着宝船,所以外面凶险,里面平静。”二位元帅连声道谢:“不是佛祖神力,我们早喂鱼了!”国师说:“不是预先设法,宝船保不住,哪能等到您叫我?”元帅说:“风浪什么时候停?”国师说:“妖术小的三刻,大的三十刻。这妖道成了气候,今天风浪寅时起,要到巳时才停。”交巳时,果然风平浪静。四哨副都督和水军都督都来问安。二位元帅说:“快叫军政司办席酒,给大小将官压惊。”国师说:“阿弥陀佛!这还是小惊,后面还有大惊。先别办酒席。”

不知是什么大惊在后头?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篇: 水寨生擒哈秘赤-王良鞭打三太子-西洋记第六十四回 下一篇:黄凤仙战三大仙-黄凤仙扮观世音-西洋记第六十九回 (黄凤仙结局杨家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