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孤儿逆袭:窝囊叔叔的神奇护佑
这是我同事讲的他一个初中同学的故事。我同事的家在县城,他的这个同学,甲,家是......
这事儿是我同事跟我说的,是他小时候村里发生的故事。
我同事家在县城,他小时候的同学,就叫甲吧,甲家是纯粹的农村户。
甲的爸,那可是个厉害人物。种田种得可好了,脑子也转得快。所以那会儿,还在村里当个小干部,后来改革开放了,就成了村里最早发家致富的人之一。最关键的是,他发家致富靠的都是自己的劳动和聪明劲,当年当干部的时候,啥欺压人坏事儿没干过,还经常救人呢。
有一次,是救了村里邻居,这人比甲的爸小几岁,从小一起玩大的,村里人也叫他“窝囊叔”。这人真是窝囊啊,别人说他啥,他都不敢反驳,几乎啥事儿都不敢扛。
那时候文革,村里要定“坏分子”,得按指标定。有人就提议把窝囊叔给定了,毕竟是乡里乡亲,得找个人上,谁窝囊就报谁。幸亏甲的爸压下了这事儿。两家又挨着,甲的爸平时也挺照顾他,毕竟那是村里少有的独生子。
后来甲八岁的时候,那叫一个倒霉,父母一块进城,出了车祸,妈妈当场就没了,爸爸也没坚持住,甲的大伯和叔叔赶到医院的时候,甲的爸爸拉着窝囊叔的手,让他照顾儿子,可怜的叔叔当时哭得都说不出话来。
事实证明,甲的爸爸是看的很准的。丧事办完,甲就被大伯领走了,没过多久就跑了出来,受不了那虐待。回家一看,房子也被大伯占了。这个时候是窝囊叔把他领回了家。当然,窝囊叔也不敢找甲的大伯要回什么家产。
窝囊叔当时家里就他一个人,就和甲相依为命。他挣钱的本事,真的比不上甲的爸。但他自己就是干吃馒头不吃菜,每天也得给甲弄点肉。
那时候窝囊叔二十多岁,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也算是个大龄青年了。他经常有人介绍对象,但一听是个带着孩子的,还是外姓的,都拒绝了。唯一一次有个年龄不小的二婚女人答应来见,见了面没多久,叔叔就说不行,因为那个女人看甲的眼神很凶。
直到甲上了高中,窝囊叔就干脆不考虑结婚的事了。
有一天,甲上课的时候,老师把他叫出去,说是叔叔进城收废品的时候晕倒了,被人送进医院,检查出来是绝症,但是没钱,人家不收治,让甲快去看看。
甲哭着跑到了医院,结果就在门口的台阶上坐着呢。他进去给医生跪下,但是没钱,医生说没法治。总算有个医生告诉甲,叔叔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了。
俩人哭着回到了村里,还是叔叔先控制住自己,把自己这些年的钱埋在那里告诉了甲,最后说反正你肯定能上大学,学校里也可以住人,我走以后你就把房子卖了,钱多凑一点是一点。
但他直到去世前两天,才把钱交给了甲,怕甲给他买药,说别糟蹋钱了。
叔叔去世了,甲哭得稀里哗啦,按孝子的身份安葬了他。火化回来,甲发奋学习,终于考上了一所国内著名的大学。房子,他一直没舍得卖,上大学以后,每年至少回来住几天。
后来甲大学和工作期间,遇到过几次极度危险的事情,但都化险为夷。比如有一次开车去办事,被一辆醉驾的车擦到,车撞在高速护栏上,他也被甩了出去,结果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赶来的警察都说他欢迎来地球。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何况甲几次大难不死,他自己开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回乡买了块坟地,把叔叔的骨灰葬下去,毕竟他父母是土葬的。
过了一年,甲结婚了,婚礼要在叔叔的老屋里办,请的人有同学同事,还有一些当年帮助过他的村民和老师,就是没请自己的亲大伯和叔叔。正屋的桌上,摆着他父母和叔叔的三张照片。司仪喊二拜高堂,他和新娘一起下拜的时候,发生了奇事:叔叔的照片忽然自己燃烧起来,很快化作青烟袅袅而去。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甲也先是一愣,接着就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村里的老人说,那是叔叔看到甲结婚了,才安心的去投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