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鬼镜
古滦州有一条通往口外的商道。它源起滦河下游的滦州古城,经由喜峰口北出口外......
古滦州有一条商道,通往外面的世界。它从滦河下游的滦州古城出发,穿过喜峰口,连接塞外的草原,然后融入古丝绸之路,直通西域。
这条商道,路途孤寂,诡异得很。时不时有狼群、匪帮出没,更可怕的是,还有些“阴商”混在商队中。所以,它也被叫作“阴商道”。
“阴商”顾名思义,就是像是来自阴间的商人。据说每年都会有人死得蹊跷,那些游魂野鬼就化成人形,混在商队里,继续做着买卖,成了阴商。
这阴商道越发显得危险,商队的人不仅要提防狼群和匪帮,还常常有人无缘无故失踪,传闻都是阴商干的。所以,大家对阴商的恐惧,比狼群和匪帮都更甚。
在这条商路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进去了,再也出不来。可人嘛,都是逐利动物,为了生计,为了发财,还是有人一年又一年地,走在这危险的商路上。
滦州城里有个李老汉,一辈子赶着驴驮子跑口外,倒霉没出事。等他腿脚不行了,就把驴驮子传给了孙子李小虎,还给了他一个巴掌大小的铜镜子,说是“辨鬼镜”,能分辨人是人、鬼是鬼,照到鬼脸上就会现出骷髅。
李小虎拿到镜子,乐坏了,说:“难怪爷爷能跑一辈子口外,原来是这玩意儿保命。”
李老汉得意地说:“不错,多亏了它。不过,这宝物可不是随便用的,得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啥本事?照照不就分得清吗?”
“然后呢?”
“然后就…是人就一起走,是鬼就躲开,不是简单吗?”
“错了!要那样,你爷爷我的老命早就丢在口外了。这条路上的危险,不仅仅是狼和匪,更要提防同行的人。比起鬼,人往往更难捉摸。我给你这个镜子,不是让你分辨人鬼,而是要你和鬼做伴,明白吗?”
李小虎听得一脸懵逼。
李小虎揣着辨鬼镜,赶着驴驮子出了滦州,上了商道。
商路上,有马帮、驼队,也有肩挑、推车的商贩。人喊马叫,驼铃叮当,看起来挺热闹,但谁也不知道暗处潜伏着什么危险。李小虎谨记爷爷的叮嘱,小心翼翼。他偷偷用镜子照过路上的商贩,可照了半天也没发现个“鬼伴”。正当他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一个赶驴驮子的中年汉子出现了。李小虎照了一下,镜子里立刻显出一具白森森的骷髅。他硬着头皮走了过去,搭讪着,一起赶路。
和“鬼”同行,李小虎心里总是不安。等相处几天后,发现这个中年汉子和善哥们一样,待他挺好,他心里也踏实多了。
转眼就出了喜峰口,到了口外的塞北地界。当时正是端阳,山里开满了毛茸茸的金黄色栗花,风一吹,香气扑鼻。李小虎哼着《莲花落》,心情挺好。可突然,驴驮子停了下来,他走过去一看,驴子浑身战栗,满眼惊恐。
“怎么了?”他问。
中年汉子惊恐地说:“狼群来了!”
李小虎一惊,四处张望,什么也没看见。“狼在哪里?”
“它们潜伏在柴草堆里,牲口能感觉到。”
“那怎么办?”
“只能等,等后面有人赶上来,人多势众,狼自然就散了。”
过了一会儿,传来驼铃声,一个驼队赶了上来。李小虎和中年汉子紧跟着驼队,继续赶路。这时,他看见柴草堆一阵动,中年汉子偷偷指了指李小虎,暗示是狼群离开了。
跟着驼队翻过了一座山梁,李小虎刚松了口气,就看见前面的商路上尘土飞扬,一支人马正狂奔而来。李小虎还没看清,就被中年汉子一把拉到路旁的大石头后面藏了起来。“别出声,是匪帮。”
等厮杀一阵,匪帮抢了点财物就跑了,驼队重新上路后,李小虎和中年汉子才从石头后面出来。
李小虎想追上驼队,中年汉子却拦住他:“别再跟他们走了,树大招风。”
等驼队越走越远,他们才继续赶路。
连续遭遇狼群和匪帮,李小虎和中年汉子疲惫不堪,在一个客栈住了下来。
晚上,他们还在客栈里喝着酒,聊着天。李小虎喝多了,醒来发现自己被捆成了粽子。他挣扎着想喊,却被中年汉子捂住嘴,得意地笑着说:“是不是口渴了?我给你准备了‘三步断肠散’,喝了就什么也不渴了。”
李小虎害怕极了,哀求道:“别杀我,饶我一条命,我把驴驮子都给你。”
“你的驴驮子值不了几个钱,实话告诉你,我才是冲着它去的。你爷爷李老汉有一个辨鬼镜,我一直想得到它,可他狡猾得很,一直没机会。他把宝物传给你手里,我就有了机会了。”
李小虎叹了口气:“你想要就拿去吧,别杀我。”
“行了,我也不想跟你废话了,喝下这碗三步断肠散吧。”
就在他快要丧命的时候,就听得窗外有人喝道:“住手!”
中年汉子惊呆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客栈老板就进屋了。
中年汉子恼羞成怒,恶狠狠地说:“少管闲事,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是阴商!”
客栈老板笑着说:“你不妨照照我,看看我是什么身份。”
中年汉子照了一下,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
李小虎揉着眼睛,看着客栈老板说:“老板原来也是鬼?怎么会被吓死的?”
客栈老板从中年汉子的衣服里掏出一个假骷髅说:“看到没?他是一个冒牌的鬼。”
李小虎惊呼一声,幸亏客栈老板出手相救,不然自己这条命就丢了。看来这条商路真是凶险,防不胜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