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僧人论善恶,空中土变奇形怪状,消失无踪
这是我出去旅游的时候,听一个行脚的僧人在火车上讲的。他年轻的时候,他南方一座......
说个我旅途中听到的事情吧。是在火车上,碰到一个行者。
他讲到年轻的时候,在南方一座山上过禅,那儿的小庙特别简陋,就几个和尚。后山有两间茅棚,住着两个老和尚。
那两个老和尚看起来五六十岁,但据当地人说,他们几十年以前来的时候就是这副模样。文革的时候他们也俗了,不过只是外表,僧团的规矩还是守着。山里人也免不得麻烦他们,村干部也不好意思刻薄。文革一过,又剃了头,换上僧衣。
他们俩的生活挺有规律的,山上住一年,山下走一年。下山的时候,走不同的路,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奇怪的是,总是同一天下山,同一天回去。吃的用的也都不在庙里,自己开了一点地。庙里的当家和尚对他们挺尊敬的。
他们在山上,晚上总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就是讨论。讨论的话题,说了这么多年,只有一个。我碰到的那个行者曾经听到过他们讨论。因为庙里的人,偶尔会去给他们送点东西,比如电池什么的。就顺便去看看,正赶上他们讨论。送东西的人几乎都遇到过。
看着他们讨论挺有意思的,可不是那种热血沸腾的辩论,他们会做一些很特别的事情。我碰到的那个行者就见过一次。
他们讨论的是,一个人行为上做好事,心里却有恶念,和另一个人心里没恶念,却什么也不做,哪个更好。其他的和尚觉得没啥意义,毕竟佛教也有正念的教导。如果是真正的出家人,应该尽力去除恶念;如果是个凡夫俗子,哪会管这些。可他们俩一聊就是几十年。
有一次他们聊到很深的地方,我碰到的那个行者听得完全跟不上,十句话有八句都听不懂。坐在左边的那个,突然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往空中一撒。泥居然悬在半空,像雪花一样散开,稀疏排列。另一个只是微笑,用手比了比,形状就变了。左边的又说了几句,这次他连个动作都没做,空中的泥又变成另一个形状,对面的和尚也跟着变。一顿操作,每说几句,泥就变一个形状,最后泥落下来,还是泥。
这种事情不止我碰到的那个行者见过,其他和尚也见过。当然,有时候他们用水代替泥。一开始大家都很惊讶,后来就觉得稀松平常。不过那些形状的含义,谁也猜不出来。
我想,可能是他们讨论的问题太高级了,所以用泥做出模型来。或者就是某种符号,就像咱们用的数学公式一样,小孩子看到肯定一头雾水。
上个世纪末,这俩和尚同时下山,就再也没回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