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中怪事连连:文庙不拆之谜
这是我邻居一位大叔讲的。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咱们中国的兵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密......
这事儿是我邻居王大叔跟我说的。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以前经常听他聊部队里的事儿,说部队干的活可不光是训练,经常也帮地方解决点儿啥事。
有一次,他他们部队接到任务,要帮当地建点儿东西。这事儿啊,跟文革那会儿沾上边。
村里有个文庙,挺有意思的。一般文庙都得建在县城里,但这家伙呢,偏偏建在村头。听大叔说,以前这地方挺奇怪,倒不是说供的是什么特别的神仙,而是这地方……有点不伦不类。
后来我打听了一下,这文庙啊,可有来头。据说清朝的时候,出了个进士,进士的祖上一直干这行医的事儿,还带点行善性质的。据说他能成才,是因为祖上积了功德,有的还说进士的祖父在城隍庙露面了,所以跟城隍成了得力的助手,村里人就想给他盖座庙。进士说了算,说了要保佑文风兴盛,然后就跟他们说范仲淹的故事,大家才乖乖听话。
到了文革那会儿,王大叔那代正好是兵,不知道谁带头,说要拆了文庙。当时啊,造反派厉害,谁也不敢吱声。于是仨人跑到文庙探地形。
村子离县城挺远的,赶到那里天都黑透了。还没进村,就看见前面有个姑娘走过来,长得可漂亮了。他们问这是谁,姑娘崇拜地给他们介绍。说要去文庙,姑娘自告奋勇要带路。一路上下,姑娘热情地招待,仨人也越聊越开心,最后决定先不拆庙,先去姑娘家。
到了姑娘家,发现她家人都在外地办事。姑娘家又不在村里,所以仨人随便叫嚷,也不怕吵到人。姑娘热情招待,酒菜都有。喝饱吃足后,仨人谁也不想走了。
第二天早上,村里人发现仨人躺在田埂上,满脸幸福地抱着一根木头,身上全是倒刺的伤,嘴里还胡说八道。后来天凉了,他们才抬回县里,结果病了好几个月,拆庙的事儿也翻篇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换了一批人上台,他们也想拆庙。这次是俩人:新头和他的通讯员。走到村外,准备进村找村领导,结果远远地看见一个人朝这边走来,是地头领导。他们赶紧迎上去。领导说要视察,既然碰上了,咱们开个小会吧。俩人受宠若惊,跟着领导走了半天,到了个小屋子,领导叫他们坐下。俩人坐下感觉冷得不行,可又不敢说,最倒霉的事,居然睡着了。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河边,腿都泡在冰水里,冻得通红。还好是白天,喊了几声,总算有人来救他们,新头年纪大,这次直接瘫了,通讯员年轻,倒是熬了过去,结果被他哭着把事儿都说了,口口声声说是报应,结果被判了几年。
后来就没人敢提拆文庙的事儿,但这不代表文庙就安全了。万一上面有人注意到,还是难保。于是村民们商量着,要报告上级,把文庙改成学校。报告上去了,立马就批了。村民们又使了个小聪明,只出了图纸,不干活,让驻军帮忙。县里的那些头头们都毁在这里了,所以也帮忙跟驻军协调,于是王大叔他们部队就过去了,排长带着队。
让他们吃惊的是,这队官兵一进庙,居然看到好多狐狸黄鼬之类的东西,排得整整齐齐,学着人的样子给他们鞠了一躬,然后就跑了。所有战士都被吓坏了,排长命令谁也不许乱说。改造的时候,庙里的一切都要小心翼翼,孔子的塑像之类的不能毁坏,交给村民处理。工程进行的挺顺利。
文革以后,文庙里的小学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前几年裁并乡村小学才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