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灵异事件 > 正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

 年前回双井探望奶奶,恰巧遇上一位跟奶奶同期进厂的老同事也来看我奶奶,她与......

admin
春节前回去双井看奶奶,碰上了一位和奶奶同期进厂的老同事。她跟我奶奶聊起一位老朋友,那事儿真让我挺触动的,一晚上翻来覆去想着,感觉脑子里头的东西,说不清,也说不完。 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活出不平凡的人生呢? 半个多世纪前,奶奶和这位老同事啊,都还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进北京的一家机床厂当描图工。设计科里有个姐姐,人长得挺好,名字叫墨素。 光看这名字就让人觉得家里一定很有文化。后来才晓得,墨素家里是理工世家,老辈儿的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机械专家。她不到三十岁,在厂里就是数得上的机床设计大拿了。 奶奶他们和墨素接触不多,都是工作上的照应。那位老同事印象最深的是,墨素总是带着浅浅的笑容,无论忙碌还是清闲,高兴还是难过,都挂在脸上。 有一段时间啊,设计科都在传墨素要当科长了。大家都觉得墨素能力出众,为人谦和,肯定会被厂领导提拔。 可几乎就在这个时候,墨素的“成分”不好的传言也开始流传,说她是资产阶级小姐的后代。大家猜是设计科里的另一个设计尖子,那个工农兵学员出身的女工程师,故意散布的谣言。 就在科长人选悬而未决的关键时刻,厂里号召青年人才去三线建设,支援自贡建厂。结果更让人吃惊的是,墨素和她丈夫双双报了名,还没等组织谈话呢。 没过多久,墨素夫妻俩就注销了北京的户口,跟着厂里一大批青年人才去了自贡,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听说刚到自贡的时候,墨素他们对当地的环境不熟,语言也不通,加上饮食习惯和气候条件上的巨大差异,很多人叫苦不迭,后悔一时冲动上贼船了。只有墨素夫妻俩还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丝毫没有被异地影响。 不仅如此,墨素夫妻俩对自贡分厂的同事都很和气,不像那些大城市知识分子那样摆架子,和车间工人一起吃饭、一起住,恨不得手把手教他们机床设计和制作的要点。短短几年时间,墨素夫妻俩就培养出了一大批精湛的徒弟,得到了厂领导的器重。 每回回北京探亲,墨素都会给自贡的同事们带各种各样的衣食药品,别人都说她傻,何必自己多麻烦。她自己乐在其中啊。有一次墨素回厂看望老同事,那个曾经的“竞争对手”,现在当了科长的,满脸虚情假意地问她自贡是不是特别清苦? 墨素淡淡一笑,回答说:“不会,有情谊的地方,怎么会清苦呢?” 到了自贡的第五年,厂里上下都把墨素夫妻俩当成了亲人,觉得他们是善良厚道的好人。或许是他们太好了,老天爷也忍不住要收他们了。 有一天,墨素夫妻俩早上搭车去市区赶集,结果在盘山道上因为司机疏忽出了车祸,车子掉崖,车上五人全部遇难。最奇怪的是,墨素的遗体至今没有找到,当年公安人员搜救了崖底方圆几十里地,一无所获,墨素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墨素夫妻俩出事后,北京和自贡的同事们都非常悲痛。在自贡分厂的设计部门,每张办公桌上都摆了一张墨素夫妻俩的照片,最初是寄托哀思,后来竟传成神了,说墨素是青城山上转世下来的仙女,专门度化救助川地百姓的。 有个年轻的小伙子说,他有一次夜深人静对着机床设计图,怎么也想不出来,突然瞥见桌上的墨素照片冲他眨了眨眼睛。他一下子灵感涌现,就认定是墨素显灵帮了他。 还有一个老厂职工啊,临死前苦等自己在上海读书的孙子回来见她最后一面。家人很担心她等不到孙子就去世了。可老人家说:“不会的,前天晚上我梦到墨素了,她说让我放心,一定能见到孙孙的。” 结果啊,老人家一直撑着,等到了孙子,然后就安详地去世了。 那位来看我奶奶的老同事说,现在自贡分厂里还是有很多五十岁以上的的老职工,还在办公桌上摆墨素的照片,好像那是护身符一样,看着心里就觉得安心。 我们都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和态度。墨素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因为正直无私的品行和恬淡从容的风骨,活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寄托。 夜深了,写完墨素的故事,我突然想起了东坡居士歌颂好友王定国的义妾柔奴:“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图1)


上一篇: 背锅准新娘 下一篇:“预备役”神婆
  • 灵异事件
  • 收藏
返回顶部